分卷阅读10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猢狲王带了一窝神童,每天仅睡两三个时辰,其余时间都用来攻读了。

“只是秋试在即,旁人都在钻研八股时文、‘破题承题’,学生虽一日不敢荒废学业,却荒疏了八股,今年乡试本就没抱希望。”郑先生道。

谁知陈琰看着他的老师,发出一句气死活人的疑问:“八股不过是格式罢了,需要特意去钻研吗?”

沈廷鹤道:“圣人云‘因材施教’,对你来说自然不需要。”

言下之意,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还是需要的。

郑秀才已经麻了。

“哦……”陈琰顿了顿,支使平安道:“去前院书房,书案右手边的抽屉,将我手抄的历科程文及考卷拿来给郑先生。”

平安应一声就去了。

“都是我乡试前精心筛选的文章,要揣摩其精义,而非拘泥于形势。既然要考,就不要抱着落榜的心态,眼下距乡试还有一个半月,应当足够了。”陈琰看向沈廷鹤:“老师,我说的对吗?”

沈廷鹤一脸欣慰之色,微微点头。

郑秀才连道“承教”,也没敢说一个半月其实也不怎么够……

平安举手:“我知道师祖在想什么?”

沈廷鹤好奇道:“你且说说。”

平安站起身,背着手,摇头晃脑:“吾家有徒初长成,养在词林人未识。”

词林乃是翰林院的古称,平安那煞有介事的模样,逗得满座大笑。

第64章 你有点坑啊!

转眼到了七月初,北直隶各府州县的学子纷纷涌入京城,参加顺天乡试,客栈旅店会馆爆满,物价飞涨,满城都是身穿直裰的读书人。

乡试在即,最期待的就是平安。

刘厦不理解:“你又不去考试,高兴什么?”

“郑先生要考试啊,九天六夜,再加前后准备和休息的时间,学堂至少要停课半个月。”

半个月的小长假,天天睡到自然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吃零食看话本儿,还可以央着爹娘带他去郊外骑马,舅舅今年捎给他一柄小弓做生辰礼物,可还没开光呢!

平安此言一出,学堂里人心浮动,左一个点子右一个主意,都开始为近在咫尺的假期做起计划来。

平安当晚却被告知,老爹要出考差,去外省担任乡试同考官,监考阅卷。

上个月,陈琰充经筵日讲官,入侍讲读《周易》,皇帝对他会试时的成绩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险象环生,还临场换了本经,说起来,那名搜检官死得不明不白,此事至今未有定论。

一时兴起,竟想点陈琰为今年顺天乡试的同考官。

不出意外的又被郭恒阻拦了,虽说顺天乡试的考官一向由翰林院官员担任,可陈琰也太年轻了,担任京城乡试的考官资历明显不足,不如三年以后再说。

君臣俩掰扯几句,最后折了个中,派陈琰任学差,赴外省担任同考。

平安只好把假期计划中关于老爹的部分咔咔划掉。

老爹不在家,没人跟他抢娘亲,更开心了。

……

陈琰接到旨意,立刻就得收拾行李赴任。

临行前找了个休沐日,带平安去灯市口大街逛逛,再去见两个老师辞行。

郭恒的幼子郭琦在院子里写字,见到平安,像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就是不许他走。

陈琰见过他几次,这孩子性子活泼,又是幼子,尽管郭恒对子女教导很严厉,对郭琦还是免不了有些溺爱。

不过这孩子应该很对平安的脾气。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