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老爹也要步小叔公的后尘,打算凭借微弱的力量,硬刚省公安厅了。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未来奸臣了。不过,如果老爹像小叔公那样被革去功名,躲在瓷坊写一辈子小说,倒也是他喜闻乐见的。
……
翌日一早,阵阵沉闷的击鼓声打破了盛安县衙的平静。
县衙门口的鸣冤鼓已多年没人敲过了,百姓们打官司,往往被值堂吏打发到“相关部门”去递状纸,因为击鼓鸣冤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挨杀威棒的。
急促的鼓声不但吵醒了一县父母官,还惊动了衙前街的行人,击鼓鸣冤的戏码在戏文里常见,现实可不常有,不出片刻,附近街巷的百姓纷纷涌向县衙门口。
只见壮班捕快们提着水火棍气势汹汹的涌了出来,班头跟在后头,不悦的吩咐:“不管何人击鼓,先找由头打一顿再说!”
“是!”捕快们齐声应道,转而对击鼓之人喝道:“何人在此击鼓?!”
其人搁下鼓槌,转过身,一袭举人冠带,长身而立,身后跟着两年前陈平业杀妻案的苦主——年过五旬的孟老爷。
“呀……解元公!”冯班头排众而出,立马变了腔调:“您这是闹哪一出啊?”
陈琰面色镇定,吐字如钉:“国朝祖制,鸣冤鼓响,必须立即升堂,学生有冤情向堂尊大人陈禀。”
班头哪敢反驳半个字,陈琰迈过门槛大步流星走进县衙。
年轻的手下问他:“头儿,还打不打?”
班头没好气道:“打你个头!几个脑袋敢打解元?”
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有那懂行之人为大家解释:“这是位举人老爷,有功名在身,见官不跪,不可以用刑的。”
众人做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却是更加好奇了,举人老爷在老百姓心里,那是万众敬仰的文魁星,原来天上的星星也会有冤情啊。
孙知县经过一整夜的天人交战,辗转难眠,窝在后衙摆烂,被一阵鼓声敲得心惊肉跳,什么年头了还有人敢敲鸣冤鼓?!
忙命人将自己的一身公服取来,谁知他这两年消极怠政,久矣不在大堂问案,公服长满了绿毛,只能穿常服。尽管不合规矩,
此时也顾不得这些,忙是穿戴整齐,准备升堂。
后堂云板一响,升堂鼓起,栅门缓缓打开,百姓摩肩接踵的挤进了院子,都想占个好位置瞧个明白。
有人喊:“大老爷到——”
只见孙知县满脸肃容,踱步来到一堂,在大案后缓缓坐了下来。百姓们齐齐下跪,如一片倒伏的麦浪,给大老爷磕头。
堂外的百姓都跪倒了,站在原地躬身行礼的陈琰就被显了出来。
孙知县“啧”的一声,低声问:“彦章啊,你我之间有什么话不好直接说,非要搞这么隆重。”
陈琰神情肃穆:“回大人,学生此行唐突,并非自己有冤情,而是替远房的一位表妹代写状词呈上,请大人过目。”
孙知县接过状纸打眼一看,满纸都是“孟氏”,登时眼前发黑,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宋师爷见孙知县脸色煞白,忙提醒道:“东翁,百姓们还跪着呢。”
孙知县如梦方醒,忙叫众人起来,一拍惊堂木:“升堂。”
第27章 引蛇出洞
“陈解元,你所告何事?”孙知县问。
“回禀堂尊,十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