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吃,很独特,非常好。”皮埃尔称赞道。厨师和专业观众纷纷围过来,岳宁给正在把第二盘蜗牛拿出烤箱的卢卡斯留了一块。

一股奇异的香气弥漫开来,大家还没咽下嘴里的鸡肉,就被卢卡斯第二盘法式蜗牛吸引了。岳宁立刻走过去,卢卡斯把一个装在酥皮里的蜗牛递给岳宁,刚出炉的蜗牛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先吃的几个厨师已经在和卢卡斯讨论了,翻译告诉岳宁:“宁宁,他们说卢卡斯做的这个蜗牛味道很特别,他们很喜欢。卢卡斯说用了你的黑松露蘑菇酱。”

果然,卢卡斯转头看向岳宁。

岳宁吃掉了酥皮,她可不能再吃酥皮了,不然等下大鼻子大厨的卡酥莱锅就吃不下了。

“我去做煲仔饭了,里面也有这个酱汁,希望你们也会喜欢。”岳宁说道。

她往煲仔饭的砂锅里加了水,开始煮饭。她拿起焯水后沥干水分的生蚝,打了鸡蛋调制成蛋糊,将生蚝裹上鸡蛋液后在锅里煎制。这样处理后,生蚝只会将味道融入饭中,而不会渗出太多汁水把米饭弄软烂。

处理完生蚝,她揭开砂锅,砂锅里的米粒已经把水吸收得半干,她把火腿片、萨拉米肠片铺在米饭上,继续小火焖。

然后她转身打开猪肚鸡的砂锅,把猪肚捞出来,用漏勺将里面的猪骨和去掉鸡腿鸡胸肉的鸡骨架过滤出来。把汤倒回锅里,加上调味料和几颗红色的枸杞子,再将猪肚切片重新放入汤中,烧开后就关火。

她再次揭开煲仔饭的锅,里面的香肠和火腿片已经微微翘起,底下的米饭染上了火腿片和香肠的蜜糖色。她把生蚝放进去,转动煲仔饭的砂锅,让锅巴形成得更加均匀。可以了,她揭开锅盖,把带着料汁的菌菇炒芦笋倒进去,带着黑松露香气的汤汁渗入煲仔饭的底部,发出滋滋的声响。这股勾人的香气吸引了展馆里的众人,岳宁向炖卡酥莱锅的大厨招手。大鼻子大厨快步走过来。

岳宁在他面前用木勺翻拌煲仔饭,当木勺触底的刹那,“咔嚓”一声,酥脆的锅巴碎裂成片,黑松露酱的浓郁香气混着菌菇的鲜香,与香肠、火腿和米粒的焦香交织在一起,岳宁面前很快围满了人。

岳宁把煲仔饭翻拌均匀,拿起小碟子,盛上一口煲仔饭,递给大鼻子大厨:“请!”

第219章 法国血鸭

大鼻子大厨用银勺舀了一口饭送进嘴里,黑松露酱的浓郁香气混着菌菇的鲜香弥漫开来。这种味道在欧洲确实常见,饭里加香肠和火腿的做法也不少见,这个脆底也是他的卡酥莱锅追求的。岳宁巧妙地将这些要素融合,再加上中国调料,竟变出了另一种风味。

大鼻子大厨再次仔细端详自己的碟子,又看了看已经见底的砂锅,目光最后落在那只雕刻精美的公鸡上。他用狐疑的眼神打量着岳宁:“岳大厨,你这些菜品……是不是不太像真正的中餐?感觉是以法餐为核心,只是带了点中餐的味道?我印象中的中餐可不是这样的。”

听了翻译的话,岳宁心里有些不快,但外国大厨对中餐的刻板印象,即便在上辈子那个年代,也依旧根深蒂固。她淡定地回应道:“恰恰相反,我是以中餐的核心为基础,在深入理解传统法餐和新法餐的前提下,贴近法国人的口味偏好,就地取材,才做出了这道煲仔饭。它的核心依然是中国的煲仔饭。您印象中的中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大鼻子大厨听完沉思片刻,非常认真地说了一段话。

话还没等翻译给岳宁译完,岩西便抢着说道。

翻译将两人的对话传给岳宁:“瓦莱尔大厨说他对中国菜了解不多,在1973年法国总统访华之后,他特意去了解过中餐,即便连国宴,他也觉得那些餐饮缺乏美感。不过,他也理解毕竟当时的中国非常贫困,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挣扎,自然不能苛求太多。但你的中餐,却让他看到了超乎想象的精致。”

接着,岩西开始反驳,向大鼻子大厨讲述了日本料理的发展史。他说日式料理的骨架源于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带回的文化,会席料理脱胎于唐朝宴席料理,怀石料理更是源自唐朝的僧侣料理。从日本传统料理中,不难窥见中国一千多年前料理的精致。日本的茶道、书道和花道皆源自中国,且都深谙意境之道。只是后来中国衰落了,当日本厨师向法国厨师学习时,中国正处于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正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