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这是中国员工记录的操作手册,可数据习惯方面,还有单位方面,都离不开国际化风格,而国际化就是英文化,比如黏度cSt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想看懂并不难。

他顺着看了一遍,又仔细的分析了一下这一系列操作的用意,满是怀疑地看向贺红星:“这位专家,真的是刚到不久吗?”

“当然了,如果有心的话,你们应该也能注意到她们出现的时间,就在前两天。”贺红星接到了消息,自然给了个准话。

安斯艾挑了挑眉。

布德:“怎么了?”

“你看看,她做了几次操作调整,”安斯艾把操作日志递给他,“目标明确、调整方向很果断。”

布德接过,给大家一起看。

团队中,日方的前川亮太看过操作日志,不太理解:“这好像也不能说明什么?”

法国方面炉管的技术代表,就纯粹是凑热闹了,扫了一眼,看到和炉管没有太大关系,也就耸耸肩。

安斯艾见他们不开窍,干脆直白地提醒了一句:“温黏关系方程。”

温黏关系方程?

这个很久不用的知识点,忽然被从记忆深处提起来。

在这里的都不是技术平庸之辈,看着这些操作,回忆着自己这些天的排查数据,很快都意识到什么。

整个团队很快安静下来。

目光再投向操作日志的时候,眼神中的思索和迟疑就明显多了,还偶尔转头向翻译低声问两句。

再看这份操作日志,就能感觉到操作者果断的调整方向,还有每一步精准踏到点子上的用意了。

布德也道:“这操作很干脆。”

又看向安斯艾,见他冲自己点头,布德转身通过翻译对贺红星要求,客气几分:“我们能看看这位林专家得出的数据吗?”

“那要稍等片刻,我们去请。”贺红星矜持了一下,这感觉,还怪好的!总算不是只能被牵着走了,也有他们走在前面的一天。

甚至有点不习惯。

林巧枝和卢当山被请过来。

卢当山把手中资料递出去,并说出那句“这是我方目前的结论”时,心里也是说不出的滋味,感觉腰杆都能挺直一些。

又介绍:“这是我们的技术专家,林巧枝。”

林巧枝点头示意。

安斯艾等来自世界工业强国的技术专家,目光落到林巧枝年轻的面容上,一时有些凌乱起来。

第123章 这些“民间智慧”这些“土方子”

卢当山真的有这么一瞬间, 想给三方技术团队,好好说一说,说一说我方的技术。

不过, 其实不用他说什么,安斯艾和前川亮太几人就感觉很是不可思议了。

真的没有弄错人吗?

如果说安斯艾第一次听到林专家这个名字的时候, 还是无所谓的态度, 但在发现自己等人的结论真的被推翻之后,对林专家这个称呼,就没法无动于衷了。

他在心里也是大概勾勒了一个形象,很模糊,但大致是专家学者, 年龄不小,固执严谨的小老头,或者是戴着眼镜穿中山装那种中国人形象?

但不管怎么模糊,和眼前的林巧枝, 真的没有一丝重合之处。

年轻的简直像个学生。

这要是在他们国家,可能是还在读书的年龄, 哦, 亚洲人显小,那最多也就是刚刚进公司实习的实习生吧?!

但想到公司里那些女工程师,虽然少,但个顶个都是不好惹的技术大牛,一时莫名结舌。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