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此意也并非故意针对童山长,实在是昼夜难安,替父皇感到忧心啊!书院本身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山长,更是代表了一个书院整体的底蕴与偏向,童启今年不过才十二三岁,正是科举的年纪,却因为这些旁门杂门而误入歧途,儿臣也不由感到惋惜。我建议,不如将华夏书院收归官府管辖,另派一个知名大儒过去,这样也好为其树一个榜样,斧正思想!”
“大皇子所言有理,黄口小儿未免不妥,还是一个有经验点的人过去比较好。”
“对呀对呀,听闻那华夏书院占地面积极大,交给一个庶民,未免有些可惜,若收归朝廷所有,想必定能如国子监一般,人才林立……”
……
三言两语之间,大家仿佛已经敲定了童启不适合华夏书院的职位,商量起要派谁去起来,全然忘了这乃是童启个人的资产。
倒是齐大人还记得一二,提醒了一句,道。
“这只怕不妥吧?毕竟那地契、书院皆是童山长一人所建设出来的,听闻他师门也出了力,若归于朝廷,总得有个说法才是。”
“难道这赦免句读、拼音之罪,还不叫说法吗?”一世家忍不住开口道。
“再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建设一个书院才多少钱,大不了我们从他手上买过来就是,总不会缺了他的。倒是齐大人,你一心为了童启说话,莫不是与其有什么勾结吗?”
另一位世家之子同样反问着。
齐大人默默看了几人一眼,不再说话了。
天下书院,近九成皆被世家所垄断。
他们藏书、定义注释与标读、打压官场中所遇到的寒门出身、占据科举中大部分的录取名额,极尽刻薄。
而今,又把目光盯上了童启。
对于他们来说,华夏书院是唯一一个脱离了他们所掌控的地方,如同教育界新开的一道口子,正源源不断的输送着不属于他们这个阶层中的人,慢慢进来。若放任做大,只会造成读书的权力逐渐下移,那么他们所具有的千百年来高高在上的唯一性,便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这无异于掘他们的根基!
难以容忍。
罢朝后,皇帝独自坐在书房内,看着手中的折子发着呆,脑海中却仍旧闪烁着臣子们的话。
他本心上肯定是信任童启的,但就如同大臣们所说,一个秀才便控制了整座书院,是否有些太极端了呢?
到底应该派个人去制衡一下才是……
见到皇帝兀自发呆,安常侍放轻了脚步,急匆匆上前禀告道。
“报——陛下,大事不好,新收到的消息,四皇子北上已投靠了契丹一族,柏大将军等人,怕是追不回来了。”
“什么?逆子,简直是逆子!”
皇帝闻声,顿时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了桌案上,愤怒不已。
即便他心里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可当听到自己的亲儿子宁愿投靠敌人,也不愿留在京都,他仍旧有种难以发泄的怨恨。
旁边的安常侍悄然打量着皇帝的神色,为其添茶倒水。
他也是世家的人,今日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他一清二楚,选择这个时候禀报这个消息,自然也是有其可利用之处。
他早就看徐常侍不顺眼了,知道其好友如今在华夏书院任职,乐得多添一把火。
安常侍放下茶壶,后退两步,似不经意般的劝道,“陛下莫要伤心,要多注意身体才是,即便四皇子叛国了,可您还有着其他儿子啊!听闻三皇子优秀无比,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