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订的刑书铸于鼎上。这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遭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激烈反对;

公元前501年,郑国大夫邓析私造刑书,写于竹简,称之为“竹刑”。在竹刑中,他明确反对礼治,提倡“事断于法”,主张实行法治。

邓析认识到民智未开的恶劣影响,主动把刑法刻在竹简上,做成“竹刑”,比刻在铜鼎上的法律更便于携带和传播。

邓析把“竹刑”在民间传播散发,并且鼓励庶民参政议政,甚至还专门替人写诉状,帮庶民分析诉讼技巧,还帮人打官司,类似最古老的“讼师”。因为求助的人太多,忙不过来,邓析就开办私学,来讲解“竹刑”。

“竹刑”大盛,庶民知道了哪些事违法哪些事不违法,不再只是贵族的一言堂,开始不服官府的以权势压人。

后来郑国大夫驷歂掌权后,对邓析更为不满。

公元前501年,驷歂以“竹刑”中的法律,抓住漏洞杀死邓析,还挂尸示众,以儆效尤。

此后,各家学说都把邓析当成反面教材,无论是《荀子》还是《吕览》,都是站在统治者阶级的位置,出谋划策如何管理庶民。

.

“郑国说好听点是民风淳朴,说难听点就是极其保守。”此时,大秦百家汇聚的地方,名家的后人听到天幕说起名家先祖邓析非常高兴,开始当着百家弟子的面分享先祖的故事,哪怕被郑国后人用死亡视线注视也无所谓。

“邓析见到民间浇水只能用瓦罐去背水,就设计了桔槔,结果反而被无知农人嘲笑!”

墨家弟子闻言觉得有些耳熟,好奇问道:“什么是桔槔?”

名家弟子道:“在河边或者水渠边树立木桩,把一根较长的横杆架在木桩上,一头系上水桶,一头绑上石块,这样可以从地处提上水来,可以省很多力。”

“哦,这不是‘称杆’吗,有的地方叫‘吊杆’,原来你们叫‘桔槔’。”墨家弟子顿时了然。

这个东西并不是郑国邓析原创的,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原始,而且因为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在其他地方也有使用的。

墨家弟子瞥了一眼还在出言抗议的郑国人,在心里默默附和:这都能说奇技淫巧,的确无知保守。

“原本一天只能浇一亩地,用了桔槔这个可以浇一百亩,但是没用,还是不用。”名家弟子又开始嘲讽郑国人,“不用就罢了,还冷嘲热讽,说是奇巧淫技,带坏人心。”墨家弟子默默嘀咕:桔槔也没这么夸张,还是需要人力的,一天一百亩,大力士也受不了。

但是看着郑国人和名家弟子开始习以为常的吵架,很快其他百家弟子也加入,墨家弟子默默后退。

不行,天幕讲得知识太重要了,不能吵架,免得错过,让其他人去吵吧,他们墨家趁机多学点,日后也来个“墨家科举”,嘿嘿!

【且不论儒法之争,新旧贵族阶级之争,单纯以文化的角度看,在那个只是被垄断的年代,“竹刑”对平民的普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开启民智,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甘誓》、奴隶五刑,周有九刑、《吕刑》。只是以前只局限于贵族和官员,只有邓析把刑罚刻在竹简上传到民间,天幕竟然还会因此赞赏他?”

李斯开始反思,难道大秦的法律没有彻底得到贯彻,也是朝廷的推广不足?

“普法,开启民智,原来‘法’也可以如此重要。”扶苏喃喃自语,再一次对“法”有了新的认识。

他下意识抬头看向父亲,还没开口,嬴政已经看出他所想,淡淡说道:

“现在大秦有纸,也可以普法。”

扶苏第一次主动伸出对法家的橄榄枝:“此事,儿臣愿往。”

李斯惊讶地看了一眼扶苏,他不是亲近儒家的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