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从前衙回来,王弗帮他取下官帽, 放在衣架上, 忽闻他一声叹息,回身抱住王弗,道:“良辰美景,却是各自忙碌, 你我夫妻二人, 何时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到处走走呢?”
如今不比在凤翔府做签判,做完了分内事, 可以到处游玩,上头有知府和通判顶着,怎么也轮不到他操心。现在他是一州之长,虽则草台班子已经搭建成形,手下分工明确, 效率极高,但总有些大事或杂事需要他拿主意。
比如百姓们请命,要在万安桥旁造一生祠纪念蔡襄,便有人说,苏轼夫妇才来泉州府不到一年,却剿灭海盗,广开商路,整顿茶业,扶持盐业,功绩明显,百业待兴,一片繁荣景象,也应该同受供奉。王弗也是第一次以女性身份受到这样的拥戴,如此明显地感受到海滨城市的开放性,想到现在已见端倪的“妈祖文化”,其实也不足为奇。
而济世医学院泉州分院,以及大宋第一所海事大学,也已经在筹建之中,在王弗的构想中,这所海事大学,初步分为造船、航海技术、对外贸易、外国语翻译以及海洋养殖、海洋捕捞、海洋保护等专业。
王弗如此热衷建校,自然是因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类知识传播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学校,苏轼急需各行各业的人才,因为他们王氏学堂出来的人,就算是一年一批,也完全不够用,现在又多了来抢人的。
王家广受关注之后,他们家的王氏学堂,每日车水马龙,都是前来拜访、求学、取经的。因为多年以来,王氏族学收学生不论男女,而且大多是弃婴、孤儿以及与王氏有关系的人,很少有与他们家毫无关系的人进入学堂求学,而现在,仁宗的态度已经表明,王氏族学培养人才的方式值得一学,所以才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求学者。
学堂再大,也容不下这么多人,而且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王弗并不想因小失大,于是叮嘱王方,一定要守住规矩,不能破例。王方紧急派了王瑾回到益州府,处理族学的事,他们准备开办一场教学研究会,请教育界同仁齐聚益州府,将王氏族学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无偿分享出去,并且允许各大书院派遣观摩团队,在王氏族学进修半年。
不必王弗操心,王瑾也能够独当一面了,谁也料不到,当年那个“一事无成”,被人认为将会毫无前途的王瑾,今时今日,已经大变样,完全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大家长,能够承担起家族的责任了。
而且,在今年的科举考试中,王氏二房长子王琨,幼子王瑭,同登进士,王琨排名第两百四十七,王瑭年仅十九岁,就以排名第十五的好成绩考中了进士,他的策论文章,锐意进取,新奇而不失稳健,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在他们的同科中,还有一个闪耀大宋的天才,二十岁的王雱,取中探花,金明池打马游街的时候,引来半个东京的百姓围观,人皆赞叹,认为他才貌可比潘安。没看他们三人户籍的,或许会以为他们同出一族,再现了嘉佑二年林氏四兄弟的辉煌。
王雱本就因为王安石备受关注,如今取中探花,他的试卷也被公开评判,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完全有做状元的资格,可能是仁宗觉得他的文章进取得失的心思略重,所以才把他定为探花。但毋庸置疑,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世人皆道,临川王氏多奇才,将会盛极一时。
有趣的是,王雱以探花之位力压状元,受到了最多的关注,而
出自青神王氏的王瑭,也掩盖了所谓状元的锋芒,成为本场科举的二号人物。这两人在东京几乎是同进同出,各种讲学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