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宋氏的第一封信到了东京,王弗阅罢, 对苏轼叹了口气, 说:“三叔和三婶想让十九娘出嫁,三婶给她定了自己娘家侄媳的哥哥, 但冬郎说那人品行不好,而且十九娘也不愿意嫁。”
“十九娘今年十八了?”
“对啊,一眨眼, 她也长大了。”阿弃在王弗膝上蹦来蹦去,苏轼用一只手抓着他后背的衣服,惹得他嘟嘴斗气,张牙舞爪的。
“不如把她接来京城,明年新科, 咱们也去金榜下给她捉一个夫婿回来。”
王弗睨了苏轼一眼, 他倒是挺有想法, 只不过他不了解十九娘。
“你以为她会束手就擒, 待在家里等着我去救她?十九娘虽然文弱,却也是我教出来的,放心吧,再过一阵儿, 说不定还会收到二婶的书信。”
“嗯?”
“冬郎那小子,也该出来见见世面了,恐怕他们俩现在已经混在学堂实习队伍中,朝东京来了。”
“对了,听说王安石一家打算年后就走,要回南京。他的上书虽然被官家驳回,但官家欣赏他的才华和能力,想让他进馆阁任职,可他却坚决辞官,想要回乡养老。”
“王安石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怎么可能坚决回乡养老呢?多年以来,他结交朝中大臣,与欧阳公、文相等人相知,得到大儒周敦颐的赞赏,更在地方励精图治,显示出了极高的政治才能。但当朝廷想要提拔他的时候,他就坚决不肯入京为官,因此获得了美好的名声,但他其实是在避让,在等待时机。”
“娘子此言,与爹爹所言不谋而合,可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真正的隐士,是像陶潜那样高风亮节的人,王安石此人,才华横溢,雄心勃勃,具有超越常人的领导力,不会甘于平凡,屈居人下,可你想想,这些年来,朝堂上都有些什么人?”
苏轼拧眉沉思,确实,仁宗朝人才辈出,朝中才华出众、威望又高的大臣层出不穷,若是想要在范仲淹、欧阳修、文彦博、韩琦等人中脱颖而出,他王安石第一个输在年纪上,第二个输在履历上,第三个输在地位上,根本不可能得到实际掌权的职位。但当他多次请辞任命,隐居乡间,又在出仕时展露出惊人才华后,所有人都开始期待起他未来的成长,认为他也会是范仲淹那样的能臣。
王弗并不是在贬损王安石,相反的,她十分尊重并敬佩王安石,一个能够在封建时代说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人,注定是这个时代最璀璨的明星。
王安石的变法并不是完全不可取,只是很多因素杂糅其中,造成了最终的失败。就连历史上的苏轼,也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反对者,而是认为应该辩证看待他的变法。在王安石掌政时,他因反对新法获罪,掌政权回到他所在的旧党时,他又因为维护王安石留下的某些好政策而被排挤。在王安石人生的最后时期,两人一笑泯恩仇,成了朋友。
但是,在这个家里,有一个人对王安石是非常厌恶的,那就是苏洵。
苏洵一向与张方平有书信来往,而张方平曾与王安石共事,在监考的时候发生了矛盾,张方平因此对王安石的人品产生了质疑。他把与王安石相处的往事说给苏洵听,而苏洵其人极擅长看人,从中看出了王安石将会掀起历史的波澜,对他自然就没了好印象。
王弗本想趁着王安石在东京的时候与他接触一下,没想到王安石此人油盐不进,不爱美食和美酒,生活简朴,也不爱出门游冶消遣,只喜欢在家写文
章日记,很多想要求见他的大臣都被拒之门外。
某天王弗去佛寺上香,“撞见”了王安石的妻子吴氏,两人有过短暂的交流。吴氏敦厚和蔼,对王弗很是客气,当王弗提起自己是苏家女眷时,吴氏很惊讶地说:“官人曾向我提起您的丈夫,认为他是一个人才,将来必有所成。”
“哪里,哪里,王公过奖了,论为政的才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