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算了算,那个时候清辉集团还没创办或者刚刚创办,周不群就支持儿子不写作业了。

什么人啊。

“不过只到高中为止。”周昶又说,“到了大学,就认真了下,否则毕不了业。再后来到了公司,就更认真了下,否则升不了职。”

“那也是你自己愿意。”经鸿叹道,“事实上,打出生起,就没任何人治得了你。”

“哪里没有。”周昶垂着睫毛,看着经鸿,“你不就能拿捏住我?”

“我可不认为自己真能拿捏住你。”经鸿仍然看着屏幕,“依然要你自己愿意。你自己‘愿意’的前提完全就是——”

话到这里经鸿停住了,周昶声音低沉,问:“是什么?”

“……”经鸿扬起颈子,头枕在椅背上,望向周上方周昶的眼睛,道,“你喜欢我?”

周昶唇角一撩,指尖抚过经鸿的喉结,而后抬着经鸿的下颌,一躬身,在他唇上吻了一下,道:“是深爱你。”

一吻之后,周昶推着经鸿肩膀让经鸿又坐直了,道:“行了行了,不抄你的。”

“就该这样。”经鸿同意周昶说的,“自己回答自己的。你回答你的我回答我的,谁也别参考谁的。”

周昶觉着好笑似的:“嗯。”

写传记的财经记者还想要一些特殊照片。

经鸿挑了挑,最后发了几张过去。

…………

那位知名财经记者的书竟然写得很快。

然而正如经鸿所预料的,因为经海平为人认真,最后泛海集团那本传记完成时间比预期的晚,只比清辉集团的传记早上市了两个多月。

泛海传记的书名叫作《泛海25年》,整本书共分为四卷。

第一卷 是《创业》,第二章 是《出发》, 第三章 是《割据》,第四卷是《新纪元》。每卷又分数个章节,比如《出发》一卷中,就有《痛苦的挣扎期》,也有《意外的拯救者》……经鸿细细翻了一遍,发现那个财经记者写的总体是客观公正的,而且,就如对方之前强调的,围绕泛海的争议、批评,他也一并写出来了,比如与清辉互相屏蔽,等等,且明显秉持批评态度。

而且,很明显地,对方对经海平不大感冒,甚至认为有点虚伪,反而是对经海平的妻子蒋梅大加赞赏。对经海平的“不大感冒”,在游戏的那一章中尤为具体尤为犀利,因为经海平自称是“儒商”,但在泛海的危难之时,却选择了款高致瘾的网络游戏来当救兵。

整本书的最后一卷《新纪元》讲的就是“经鸿时代”。

这一卷中,那位记者用了一定篇幅来写“经鸿、周昶二人几乎是同时接班”。

而这一卷的序章里,记者也透露了些“无人知道的前尘往事”。

他写道:

【说到经鸿,就不能不提周昶。经鸿、周昶两个人非常相像,名校毕业、履历辉煌,专业上面选“计算机”,而且一路读到博士,连学校都是竞争对手——一个是湾区的斯坦福,另一个是加州大学伯克利。他们二人同年出生,一切似乎都验证了:他们将是一生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