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事实上,二人手段也非常相像,且似乎都有非常强的“持枪者心态”——当他们面对对手时,尤其是面对对方时,便会显得异常兴奋,手段也显得尤为精彩。而当他二人在某领域找不到竞争对手时,则多少懒散了些。】
【事实上,经鸿透露,他与周昶的首次交锋,并不是在泛海清辉,而是在一次商业大赛上,那年他们22岁。
那次大赛的主题是“限时售卖纸杯蛋糕”,经鸿率领学校团队,周昶同样。那一次大赛官方提供了两个不同的方案——售卖低端蛋糕以及售卖高端蛋糕,低端要卖四个小时,必须进行团队轮换,高端则只需两个小时,无需进行团队轮换,等于团队多一个人,而经鸿、周昶二人却制定了同样的策略:假装想要高端蛋糕,逼迫对方进行竞价,而后再假装“输掉”那个竞价,退出竞争,让对方带着负担进入比赛,自己则拼执行力。因为双方完全同频,大会官方最后只能采用抽签的方式。那场比赛经鸿赢了,因为周昶收到一张假-钞。可也许,那个时候,经鸿赢得“不痛快”、周昶输得“不甘心”的状态,就已经垫定了他们一生的基调。此后十年,他们二人可能都在期待、等待着再次对决。
纵观2017到2022这五年,因为二人过于相似,战斗总是有输有赢,也许,他们之间的“输赢”,要到二人中的一个离开自己的公司时,外人才能盖棺定论。】
后面,记者一章章地梳理了泛海集团的这五年:
经鸿接连推出几个起家产品的新功能,寻求到了新增长点;金融业务推广“贷款”,将泛海的营收等等拉上了个新的台阶;游戏业务扩到海外,对Saint Games的恶意收购堪称教材经典案例;投资方面眼光独到,“非驰汽车”是重头戏……新技术上,AI方面战果丰硕——拿到Mind Medicine的核心技术,合作药企、研发药物,已经获得数项大奖,而得到Mind Medicine的过程同样是个经典商业案例……云计算也增长迅速,云教育和云办公都与清辉纷争天下……
自然,其中又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针对Mind Medicine谈判那天,周昶煮了一杯咖啡。那时周昶刚刚学会用咖啡机煮咖啡,是第一次煮给别人。谈判过后,他强迫经鸿喝了咖啡,咖啡的苦留给经鸿,失败的苦留给自己。】
【收购Saint Games时……】
【张丽,原先清辉集团“咨询服务”高级副总裁,2018年加入泛海,执掌泛海娱乐部门,之后推出多部爆款网剧、爆款综艺,包括网剧《xx》《xxx》以及综艺《xxxx》。
张丽加入泛海集团的过程颇耐人寻味。因为想亲自挖走张丽,却又不想大动干戈,经鸿参加了某个论坛,并约张丽见了一面。当时经鸿进见面的咖啡厅时遇到了周昶,但周昶却全然不知经鸿此行的目的,热情地与经鸿打了招呼。直到张丽辞职时周昶才如梦初醒,十分不悦地给经鸿发了消息,内容是“别挖了,经总。”】
对经鸿的几次危机,他也做了详细梳理,并透露出了更多细节:
【对“互联互通”,经鸿、周昶两个人正可谓是“心有灵犀”。根据对经鸿的采访,“互联互通”的前两天,经鸿、周昶二人竟是同一时间给对方发消息的,一条消息刚发出去,另一条消息就进来了,且内容都几乎一样。经鸿给周昶发的是“有件事儿,我其实琢磨很长时间了”,而周昶给经鸿发的是“有件事儿,我已经寻思挺长时间了”,于是二人约好第二天的晚上八点各自带相关者进行谈判。
谈判其实进行得很快,8点到12点,四个小时间,初步内容就拟定好了,双方不想借平台的垄断地位剥夺受众的基本权利。当然,这个时候开放生态,清辉是拉了泛海一把。】
【要被下架的行政令后,经鸿、周昶谈过此事。在这样的危机当中,似乎,他们二人又不再是竞争对手了,而是同行伙伴。】
【中美两国谈判中企上市公司审计问题时,经鸿、周昶同样谈过此事。到了这里,大家已经可以看出,经鸿、周昶二人关系在事实上非常复杂。两个人既龙争虎斗,又相知相倚,这形成了2017年到2022年这五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互联网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本书中,经鸿给了几张照片。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