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直到大哥把他捡回了军中,给他起了第一个名字。

大哥是尹氏,他就跟着大哥姓尹。

名“修”。

取自《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切从修身做起。

十几岁的尹修对平天下没有任何想法,大哥让他修身,他就修身。

当时的男子长到二十岁要行冠礼,然后才算成年,同时家中长辈会赐字,也就是“名字”中的字。尹修只有名,还没有字。大哥说不急,等到他及冠之年,大哥会亲自再为他取一个字。

大哥却没能等到尹修二十岁。

之后,尹修一直叫尹修。过了二十岁,也一直没取字。

“尹忠”这个名字,是十五岁那年,秦国国君赐给他的。

那之前,他在秦军中一直只是大哥手下的一个小兵,却在那次秦晋会盟上因打败晋国的天才少年岑渊,替秦国挽回了面子,而在秦国国君面前有了姓名。

秦国国君给他升职加薪,还给他赐了名。

名“忠”,忠心耿耿,忠君报国。多么简单直接。

也许国君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少年既然已经没有了家,那就只剩下国了。

那就把你的所有都献给国吧。

此后,对外,他是尹忠。只有他最亲近的人,如大哥,如他军中的一些好兄弟,知道他叫尹修。

岑渊也知道。是他亲口告诉他的。

这个小细节,写史书的人显然不知道。

尹大将军的“家人”也不知道。

因此,他的衣冠冢上,写的是尹忠。

他的画像上,写的是尹忠。

史书上,写的是尹忠。

尹家后人的记忆里,也是尹忠。

尹大将军,尹忠。

世上,无人再记得尹修。

除了岑渊。

岑大将军,岑渊。

他一生的宿敌。他最后的知己。

讽刺的是,兜兜转转,两千多年后,尹家当前的家主,原主的爷爷,给他长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长孙,取名尹修。

这次并非出自《大学》,而是《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爷爷要让尹家这些子孙记住,无论是他,还是他之前祖祖辈辈的先人,创立这份家业不容易,守住这份家业更不容易。

过去的路很长,未来的路更长。

这也是爷爷跟原主生气的原因。祖孙两辈的故事说起来有点复杂。

不,不仅仅是祖孙两辈的故事,包括原主的父亲在内,是祖孙三辈的故事。

爷爷有两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