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续上香火。
尹家有个不成文的信仰——对这位老祖宗的谜之信心。尹忠曾凭一己之力带飞整个家族,尹家后人就莫名其妙地坚信,带飞过他们的老祖宗也一定会一直保佑他们。
春秋战国到宋朝,一千多年,尹家熬过一次次战乱与兴亡,屡遭劫难却香火不断,就是明证。
宋朝之后,到如今,又是一千年,尹家依旧在起起落落中顽强地存活着。距今最近的一次劫难是距今几十年前,尹家当时富贾一方,人丁兴旺,家底却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尹家人被逼疯了一批,被逼死了一批,流离失所了一批,整个家族被搅得七零八落,天各一方。
劫难伊始时,尹修的爷爷16岁,他的父亲离开前把尹忠的画像交给他,交代他无论如何要保住这幅画像,这是尹家的家训,老祖宗在,尹家就还有希望。
10年后,爷爷26岁,他熬过来了,他的父母没熬过来。
26岁的爷爷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钱,一无所有。他从家后面那棵树下挖出被他藏了10年的老祖宗画像,抱着它迷茫四顾,天地之大,不知何去何从,不知何处容身。
再后来,改.革开放,爷爷也下了海,开始做生意。在外边闯荡多了,爷爷见多识广了,渐渐意识到一件事——一件他父亲从没告诉过他的事。
他们的传家宝,那幅老祖宗的画像,很值钱。
假如它真的如父亲所说,如父亲的父亲所说,如尹家一代又一代先人所说,是货真价实的从宋朝传下来的真迹——而且还是宋朝的名家手笔,那么这幅画像,能让一穷二白的尹家再一次一飞冲天,原地变身富豪。
正如两千多年前尹大将军带飞尹家一样。
爷爷不是没心动过。在艰难的挣扎后,他忍住了。
他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从小给他讲尹家的故事,给他讲老祖宗尹大将军的英雄事迹。父亲的教诲已经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有家,才有一切。
这幅画还在,尹家就还有希望。
爷爷把画好好地收了起来,把这当做穿行沙漠时手里捏的那颗苹果。天无绝人之路,这幅画就是他最后的保障。
之后,再苦再累他都咬牙坚持,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尹氏成了商界豪门,他在S市买了一栋新的尹氏宅邸,把这幅尹大将军画像庄重地挂进了书房。
父亲说得没错,所有先人都说得没错,老祖宗一生为国而战,为家而战,他的战魂一直在保佑尹家。
这就是爷爷从小到大给原主讲过无数遍的尹家的家史故事。
当然,史书上绝没有说得这么详细,原主是个有考据精神的人,特意去查过,正史上关于尹忠的记载,加起来不超过50个字。
前面那通听起来悲壮又浪漫的故事,要么是野史,要么是尹家人口口相传、添油加醋的脑补。
原主并没有继承尹家人对老祖宗的迷信,每次听爷爷激情开麦回顾往昔,原主心里就忍不住吐槽:老祖宗可能都不知道你们是谁。
此刻,尹修忍不住点头表示同意:老祖宗确实不知道。
老祖宗根本没想那么多。
尹修仰头仔细端详这幅尹大将军画像2.0版。
看到自己被挂在墙上,天天供人瞻仰,说不定瞻仰了两千多年。就,还挺有意思的。
但是,这画里的人,怎么说呢。
不能说跟他一模一样。
只能说毫不相干。
脸是张椭圆形的圆饼脸,看起来肉乎乎的,鼻子是蒜头鼻,唇形看不太清楚,因为被胡子盖住了。眉毛浓而短,往两边飞起,眼袋很重,显得眼睛有点浮肿。
只有眼型稍微还有点接近尹修的那双丹凤眼。
看起来就是个和蔼可亲、其貌不扬,大概率还睡不好的老头。
尹修:……画得很好,下次别画了。
史书没告诉你们,你们的老祖宗尹大将军他当年是英年早逝吗?
画像的旁边还有题词,写着“尹忠”这个名字。
为什么是“尹忠”而不是“尹修”,也是有原因的。
尹修本来没有名字。一个无父无母的小乞丐不需要名字,别人会以各种随口想到的称呼来喊他,他也往往能听懂。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