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说以靖亲王世子的性格,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定是不可能留下一封罪己书便自焚而亡。

顾休休先前见过他一面,便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这样的人最是贪生怕死,就算真的要死,那也是选择痛苦最小的方式结束性命,怎可能去自焚?

而且靖亲王自焚身亡,皇帝为何要让人传唤元容?

难不成此事跟元容有关?

顾休休倏忽想起了什么:“昨夜太子脱下的狐裘放在哪里了?”

朱玉愣了愣:“殿下让侍从给扔了。”

听闻这话,顾休休更为确定了。

昨夜她看到他狐裘上的血迹便询问过他,他说他刚在诏狱里审过犯人。

假若元容审问的犯人就是靖亲王世子,血迹也是世子身上来的,那封罪己书便必定是元容逼迫他写下,至于自焚身亡,大概也跟元容脱不了干系。

这一大早,赶着太后诞辰,皇帝也要将元容传唤过去……难不成,皇帝是要元容给靖亲王世子血债血偿吗?

第65章 六十五条弹幕

顾休休越想越觉得可能。

北魏与西燕及其他小国不同, 北魏士族隶属于门阀制度,家族势力大到能左右皇室的决定,历任皇帝大多像是傀儡一般。

这一任皇帝登基后, 便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方法牵制北魏的家族势力,渐渐手里有了些实权,说话也有了分量。

而皇帝一向不喜元容, 对于靖亲王则一直保持着亲恭、和睦兄弟情的假象,只为拉拢靖亲王,共同制约北魏各大家族的势力。

皇帝便是因为不想得罪靖亲王,才没有直接处置了靖亲王世子, 反而扔进诏狱里, 将难题交给刘廷尉处理。

若是刘廷尉顾忌着靖亲王世子的身份,不敢用刑,审问不出什么,便直接释放了他,那百姓要怨也只能怨到刘廷尉身上。

届时,皇帝只需要将刘廷尉贬官,逐出洛阳, 便可以平息民愤。这样两全其美,百姓那里也有了交代, 更不会得罪靖亲王。

若刘廷尉刚正不阿, 将靖亲王世子严刑逼供, 让他招供罪行。那便是刘廷尉得罪了靖亲王,而百姓们却会将功劳居到皇帝身上,认为皇帝是个明君,没有因为靖亲王世子的身份就包庇他。

届时, 待到事情平息之后,皇帝随便寻个由头,将刘廷尉逐去靖亲王的封地,让靖亲王撒撒气,此事便也了了。

左右刘廷尉就是皇帝的背锅侠,皇帝盘算着自己怎么都不亏。

只是皇帝万万没想到,元容会横插一脚,不但逼着靖亲王世子写下了罪己书,还伪造出自焚身亡的假象,直接弄死了靖亲王世子。

如今元容一插手,此事就变了性质。

不管怎么说,元容都是皇帝的子嗣,更是未来的储君。靖亲王会认为此事乃皇帝授意,就算不是,那也跟皇帝脱不了干系,不然元容怎么有胆子敢对世子下此毒手?

皇帝若是还想维持他跟靖亲王虚假的兄弟情谊,就必须跟元容撇清关系,让靖亲王认识到此事与他无关,都是元容擅作主张。

而撇清关系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将元容交由靖亲王随意处置——如今靖亲王痛失爱子,正悲愤交加,谁知道他会对元容做出什么来?

连天子都不过是家族势力下的玩物傀儡,更何况一个病恹恹命不久矣的太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