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功劳,这样的提拔也不为过。

平安还挺好奇小郑先生会怎么选,所以中秋当天带着小伙伴们去码头接人。

甜水胡同学堂的孩子们再次聚齐,簇拥着小郑先生叽里呱啦聊了一路。

结果小郑先生回京第一件事不是选官职,也不是拜上司,而是趁着自己仍是御史身份,先参了徐阁老一本。

叆叇乃是依照个人目力精心磨制,既已订契为凭,当循商贾之道,银货两讫,怎能拖欠不付,负匠人晨昏之功?人无信则不立,官无信则失本,他希望徐阁老信守承诺,及时支付陈平安白银五十两!

这道奏本一上,从通政司到六科,再送到内阁,最后到了皇帝手中,满朝文武都惊呆了——你竟然是这样的徐阁老?!

皇帝虽不至于人前下他的面子,还是在次日垂询之后点了一句:“徐卿家中可有困难?”

徐谟蹭一下额头的汗道:“虽非丰裕,三餐无忧。”

皇帝只是微微颔首,不再说话。

徐谟转头就将五十两汇票交给平安,平安将叆叇给了他,钱货两讫。 网?址?F?a?布?y?e????????ω???n?Ⅱ??????????????????

徐谟又对他解释:“老夫本想跟你开个玩笑,你这孩子怎么还认真上了……”

“阁老,虽然师长们经常逗我,我也没较过真,但开玩笑总要两个人都觉得好笑才行。”平安叹一口气,垫着脚拍拍他的肩膀,故作深沉道:“很多事,您有朝一日会明白的。”

言罢转身,朝着大门口迈了几个四方步,撒腿就跑。

第139章 这孩子平素就喜欢开玩……

王时来身为博兼堂的老师,自然不会坐视平安没大没小地拍当朝次辅的肩膀,刚站起身走过来,孩子已经跑没了影。

为了不把关系弄得太僵,他还很好心的宽慰徐谟:“这孩子平素就喜欢开玩笑,阁老别跟他一般计较。”

“……”

本来没往心里去的徐谟,听到这话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

继首辅吕畴“吕棉花”的绰号之后,徐谟喜提“赖账阁老”绰号,一把年纪的当朝次辅拖欠小儿纹银五十两,成为百官茶余饭后的笑谈。

偏偏徐谟还得故作不在意,维持忠厚长者的气度,对平安假以辞色,以免别人说他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

对平安来说,徐谟暂时只是一个普通讨厌的长辈,还能凑合着过。

谁料树欲静而风不止。

徐谟做官至今,门生故旧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都察院的门生,直接掌管郑行远整个履职期间的考核工作。

由于巡按御史职权极大,为了防止其滥用职权,恶意滋扰对方,也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譬如衣食住行从简,不得接受私人馈赠、宴请,只能带一名书吏,和一到两名国子监的历事监生,不能有其他随从人员,除非朝廷另派,不能乘坐轿子等,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因为巡按御史差事繁重,朝廷慢慢放松了要求,守规矩的御史也越来越少,王文焕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王文焕死于非命,被其他御史引为“前车之鉴”,能坚持原则的就更少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