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琰当着林锐和颜悦色的,待林锐出去安置自己的兵,他立刻显露真面目,将平安拎回住处,对着他念了一大通紧箍咒,什么“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什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对郑先生这样的人来说,失去名声比失去性命更严重。
平安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名声没了可以再赚,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而且您怎么知道他没有收获?说不定早把地方官的劣迹记在小本本上了。”
陈琰:“……”
怎么那么多歪理?
陈琰在林锐的保护下,沿着边境线,在各个卫所走了一圈,访查边关民情,考察武官品行,谓之“观风”。
时局动荡,军心不稳,陈琰和林锐都不许平安跟着,把他留给了顾师叔。
平安起先不干,顾宪以找人教他火铳为交换条件,换陈琰离开省城。
靠山太多的副作用就是走到哪里都要把他们放在心上,且不能厚此薄彼,等陈琰回来的时候,陈?端水大师?平安不但学会了开火铳,还采购了整整三大箱特产,连皇帝大叔和宫里的几位娘娘都有份。
到了腊月底,陈琰带着平安,在锦衣卫和宣州卫骑兵的护送下,押解着数箱账册、案卷、土特产,押解着数辆囚车——其中不但有杨忠及其属下、还有三名卫所指挥、六名千户,一位不太随遇而安的侯爷,两位侯爷家的话事人——浩浩荡荡地往京城出发。
第133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
进城的官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人们质疑着探讨着,这么多囚车,得是多大的案子?
“至少是谋逆。”路人甲道。
“我有个亲戚在兵部当差,说是贪墨渎职。”路人乙道。
“这么严重,要用囚车押运?”
毕竟在百姓们看来,没有几个官老爷是清正廉洁的,真要较真抓贪墨,这世上的囚车哪里够用。
“放进上万敌军,害死了很多百姓。”另一人道。
“啊?!”群众很直观地愤慨起来。
昌平侯颓废地缩在囚车一角,他这些年养尊处优,陈琰也怕一个不甚把他弄死了不好交代,因此允许魏家爷仨坐在囚车里,即便如此,一路凛冽的寒风也生生要了三人半条命。
魏良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长姐非让他回晋州查族人,结果什么都没查明白,就被顾宪和陈琰装进囚车给送回来了……明明来的时候乘坐的是家里最宽敞舒适的马车来着。
接近城门口时,他扶着囚车又开始叫骂:“陈琰,凭你一个芥子小官也敢这样对我,待我见到陛下,非参你一个大不敬,让你丢官罢职。”
话音刚落,什么臭鸡蛋、烂菜叶,雨点般从天上掉下来,落在囚车上,打了他们满头满脑,押囚车的士兵也跟着遭了殃。
怕围观百姓暴乱,一队士兵赶来维持秩序,搬着条凳将百姓与队伍隔开,皆被挤得东倒西歪。
陈琰下令加快速度,迅速进入城门。
……
陈琰还有一番冗杂的手续要交接,需要跑好几个官衙,令人先将平安送回家去,洗洗干净赶紧休息——边关的风沙把孩子白细的皮肤都吹糙了不少,回头让他娘看见该数落人了。
林月白果然把平安数落了一顿,出去一趟脸都皲了。
平安撒腿就跑,又被拽回去洗澡,然后被亲娘抹了一脸香喷喷的润肤膏,听说还是皇后娘娘赏的。
洗了澡吃过饭,第一件事就是分派特产,除了宫里的,都让小厮直接送上门去,郑家的那份他亲自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