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珉王对他说:“我觉得许推官这个法子很好。”

“好在哪里?”平安反问。

“靠谱,省钱。”珉王道。

平安想了想,还真是话糙理不糙。

他们在啟县逗留了七日,便踏上返程。

平安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锦衣卫的保护之下,此行出奇的顺利,既没有发生哄抢事件,也没有遭遇任何刺客。

他心中暗暗松一口气,难道是自己想多了,误会了璐王?

不论如何,巡河结束,他们来到荥县码头,沿着运河北上,第十日抵达京城。

平安临走时秋高气爽,穿的是薄棉的夹袄,回来时已经裹成了毛球,带着厚厚的耳暖和毡帽,揣着手站在甲板上眺望,果然看到了家里的马车——估么着他们回京的时间,已经在码头等候两三天了。

平安回家,珉王回宫,各自找各自的娘亲贴贴去了。

短时间出门归家的孩子特别招大人稀罕,几乎是有求必应,平安趁机提出下个月想去刹海滑冰、去山滑雪,娘亲居然也答应了。

沈廷鹤的上书再次引起了激烈争吵,有人说许推官提议趁汛期束水冲沙的办法是异想天开、祸国殃民之策,应当治罪,也有少数官员认为改道新河的法子还不如束水冲沙,至少省钱。

当然,以徐阁老之声望,支持改新河的呼声还是力压后者的。

沈廷鹤昼夜研读带回的卷宗抄本,将许推官的方法稍作改进,连上三份奏疏证明此法的可行性,被淹没在人云亦云的附和之中。

皇帝身体虽大不如前,但本性难移,事关军国大事的奏本向来不看票拟,而是要浏览全文,以做出最精确的判断。

一个月之期已至,散朝之后,皇帝将璐王和珉王叫到东暖阁。

珉王原本就在博兼堂读书,很快就到了,璐王住在宫外,进宫需要两刻中。

皇帝趁这个时间看完了珉王的奏疏,还听他把这次在豫州的所见所闻讲了一遍。

见他黑瘦了不少,想必是一路风餐露宿,竟和颜悦色地传了糕点上来。

珉王一脸戒备的问:“儿子没做错事吧?”

皇帝:??

珉王道:“父皇突然这么慈祥,有点瘆人。”

“爱吃不吃!”皇帝没好气地说。

珉王这才放心开吃。

他都快把糕点当午膳吃饱了,三哥才来,他起身给三哥见了礼,还将点心让给他。

“你吃吧,三哥不饿。”璐王带着和煦的笑容,还一脸关心地拍着他的肩膀:“黑了,也瘦了,此番巡河吃了不少苦吧?”

“没有,挺好玩的。”

珉王这次涨了不少见识,话匣子打开就说个没完,璐王一直含笑听着,听到他赞成一个小小推官的治河之法时,笑意就更加显然了。

兄友弟恭的气氛下,皇帝的心情显然还算平和,让璐王也坐下来,问了几句家里的话,譬如小老四什么时候开蒙读书?

璐王笑道:“寅儿今年刚满四岁,倒是不急,他是幼子,儿子舍不得他太辛苦。”

皇帝听了这话,唇角微抿,下意识看向珉王,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