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傻小子光顾着吃啊。

遂道:“幼子也当读书明理,不可放纵,否则将来做了蠹虫,蚕食的是大雍的天下。”

璐王心中一凛:“父皇说的极是。”

珉王其实已经听出三哥话里有话了,只是这种时候除了装傻没有第二选择,总不能站起来赏他一个白眼说:“你点我?!”

那是平安才会做的事,他可没那胆子。

闲聊几句家常,皇帝正色道:“朕交代给你的功课呢?”

璐王即从袖中掏出一份劄子交给父皇。

“说说看。”皇帝道。

“回父皇,黄河决口之后,运河淤塞一百里,漕船不通,致使京城粮价飞涨,长此以往容易激起民变,眼下燃眉之急是尽快疏通运河,恢复漕运通行。”

“三哥,您知道运河为什么会淤塞吗?”珉王反问。

“这……”

“因为黄河决溢,运河失去供水,水位急剧下降引起淤塞,不治黄河,单单疏通运河是治标不治本的。”珉王道。

璐王对皇帝道:“这就是儿子要说的第二点,疏通运河只是应急之策,同时还要从根本处解决问题,一方面往南岸分流,使黄河改道并汇入秦河入海,一方面开凿新河,避开洪险,则漕运再无后顾之忧。”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赞同徐阁老的方案!

珉王道:“三哥,明明有更加便捷有效的办法,为什么要如此劳民伤财呢?只因为办法是一个佐贰官想出来的,就轻易地否认它吗?”

“四弟,你不要异想天开,这么好的法子为什么没有前人实践过,因为他们想不出来吗?”

“总要有人第一个尝试吧?”

“拿黄河来冒险尝试,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珉王:“……”

他人小嘴笨吵不过,向父皇请求外援。

璐王竟不知道还能这么玩儿,眼睁睁看他摇来了陈平安。

平安进殿先给皇帝行大礼,被皇帝免了,再向璐王行礼时,璐王自然不敢受,硬装出一副十分欣赏的态度,笑吟吟地夸赞:“难怪父皇对你青睐有加,还破格赐了官身,确有几分灵气啊。”

平安道:“殿下谬赞了,主要是陛下眼光好。”

皇帝被他逗得一乐。

璐王险些闪了舌头,正常人不是该说“蒙圣恩破格超擢”吗?虽然好像是一个意思……

平安听完珉王转述的对话,对皇帝说:“陛下,这个法子有人试过!”

“你说什么?”璐王十分错愕。

平安道:“《汉书》里记载,大司马史张戎反对黄河引灌,主张集中水流,挟泥沙冲入大海。”

“那是在王莽时期,据今有一千多年了,如何能拿来佐证?”璐王道。

“臣还没说完呢,类似的法子,家父在家乡时曾与知县一起试验过,确实以极小的代价疏浚了境内河流。”平安十分骄傲地说:“也正因如此,次年海水倒灌又加春汛,临县都受灾了,只有我们盛安县的堤坝固若金汤!”

“说得好!”珉王道。

平安确实有吹牛的成分,当年孙知县守在颤颤巍巍的堤坝上,差一点就跳江了。

但是出来做事嘛,事前要谦虚低调,事后却可以夸大一些,以彰显自己的实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