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吧,是朕看你在忙,没让他们通报的。”皇帝道。
郭恒侍立一旁,皇帝沉湎于长子的文章中,刚欲开口让他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壁板后探头探脑。
“你也在呢?”皇帝道。
平安笑嘻嘻地出来:“大叔!您的病好些了吗?”
“已经痊愈了。”皇帝道。
“那太好了!”平安又问:“公主殿下和杨兴钰婚期定了吗?”
“明年开春的婚礼,嘱咐朕一定要带你去观礼。”
“那太好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平安由衷的高兴。
郭恒见这一老一小一对一答,登时有些犯嘀咕——这两年净担心陈琰去了,漏了这一个……
网?阯?F?a?B?u?Y?e?ǐ????u?????n?②??????5?.???o??
第94章 你也有今天!
皇帝招手让平安到跟前:“你来的正好,帮朕读一篇文章。”
平安不明就里,但还是接过那篇文章,朗声的读起来。
皇帝闭目听着,细细品味字句间所阐述的观点,而平安同样八岁,读一篇完全生涩的文章,抑扬顿挫,字字清晰,别说读错字了,连停顿和断句都没什么差错,朗朗的甚是好听。
皇帝有些吃惊,这就说明他完全读得懂每句话的含义。
亏得淑妃还替李泊言说话,说什么八岁还小,不识字很正常,真想把她拽过来一起听听,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读书的。
平安读着读着,侍讲学士胡萦进殿见驾。
郭恒才明白,皇帝不是为了缅怀长子而来,而是为了小儿子珉王。
胡萦是珉王的班主任,今天轮到他侍讲《中庸》,他之所以大白天的还呆在翰林院里,是因为珉王又告假了。
“殿下说奉旨去慈宁宫陪伴太后了。”胡萦道。
皇帝都懒得骂了,他昨晚随口一说,让他有空去慈宁宫陪陪太后,今天就敢当借口逃学!
平安停下来,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皇帝让胡萦起身,摆手让他继续念,让胡萦也一起听。
待平安将两千余字的文章读完,皇帝问他:“你读得懂这篇文章的含义吗?”
平安点点头:“讲得是两个治世方略:一是要轻徭薄赋,藏富于民,民富就是国富;二是民富了,国家有计划外的支出时,可以向百姓借贷。”
皇帝有些惊讶,这篇文章论点十分奇特,没想到平安不但读得懂,还能凝练的概括。
平安也有些惊讶,写这篇文章的人,思想还挺前卫,居然想到了发行国债,用经济杠杆代替税收,连他也是在后世课堂上听老师闲谈学到的一星半点,懵懵懂懂,不知是谁这么厉害,以后可以会去户部任职。
他忍不住问:“大叔,这是谁的文章呀?”
“平安。”郭恒紧张地打断他。
皇帝实话实说道:“是大叔的长子,这是他十七岁时写就的一篇策论。”
平安愣了愣,面带愧疚之色:“对不起。”
“不妨事。”皇帝道。
相传皇长子清风霁月,夙慧颖悟,以至于过世多年,皇帝依然沉溺于丧子的悲痛中难以自拔。
看到这篇文章,平安有点理解皇帝了,连他都觉得惋惜,这样一篇文章背后,该是个多么慧黠的少年,如果他还活着,定是储君的不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