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齐飞蔽日,群集如墙。

“飞来禾黍尽,飞过稼穑亡。”

“常令庶民惊恐,每教农事堪伤。”

“劝君莫要轻瞧它,一朝成灾遍地荒。”

忙成一团的小吏一边擦汗一边腹诽,翰林才子们就是会玩啊,但是别挡道儿行不行?

平安只想求他们别说了,他爹的脸已经比锅底还黑了,再多说一句他就要挨揍了。

好在他们作完了诗,书吏们也及时找回了所有蚂蚱,陈琰趁人不注意掏出五两银子塞给司吏:“请兄弟们喝茶。”

知道陈琰家境好,那司吏千恩万谢地收下,居然还十分热心地说:“再有这种事您知会一声,别跟小人们客气。”

陈琰的脑袋里仿佛塞满了蚂蚱,这种事最好还是别再有了……

郭恒知道平安在前面闯祸,叫了个书吏把他拎到跟前,指着堂前的院子对他说:“你以后写完功课就在这个院子里玩,别去前面祸害你爹,你爹官小,兜不住。”

平安是聪明孩子,能听懂言下之意——二师祖官大,可以罩着他!

第70章 我不是闲人啊,我有很多……

有了郭恒这句话,陈琰更管不住他了。

到了十月中旬,陈琰又被调去修前朝史,常常一整天泡在文料库里。

文料库中都是古旧发黄的书卷古籍,不但有古人遗留的文字,还有几百上千年前留下的虫卵、尘螨,成人尚且要掩住口鼻进入,稍不留神就弄得满身红疹,何况是小孩子。

平安就彻底由二师祖接管了。

郭恒又找出一份字帖给他,依旧让他读贴:“等我忙完了,带你去吏部转转。”

平安于是每读一刻钟,就要围着他转几圈,看他忙好了没有。

郭恒那么多子女,连孙辈都有了,包括郭琦在内,往日都像避瘟神一样的避着他,何曾“享受”过这种待遇。

所以尽管很烦,还是随他转去。

须臾将案上的公文一收,叫人备车,带平安吏部一日游——换个地方做功课去。

平安愿意跟着二师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二师祖是他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大的官。

大雍没有宰相,要说谁的权力最大,除了皇帝,就只有吏部尚书和内阁首辅了。

他是个足智多谋的小朋友,决定以身入局,在老爹和二师祖盖棺之前找到问题的根源。

到了吏部,平安仍围着郭恒的桌案转啊转,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都是各地官员任免、升降的申状,公文一角各有一个削金断玉的“准”字,平安知道,这是莫大的权柄。

郭恒却实在忍不住问:“你在转什么呢?”

平安指着郭恒面前的劄子上顶格两个字:“就是想问问,什么叫‘京察’?”

他在《奸臣录》中见过这个词。

郭恒头脑灵光也是出了名的,即便回答着平安的问题,手下依然不停:“朝廷每六年对京中官员进行一次考察,奖优惩劣,敦促各级官员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平安想了想:“所有京官都要被察吗?我爹也要吗?”

“是啊。”郭恒也不吝于对他多说一点:“四品以上官员自陈功过,听凭圣裁,四品以下官员由掌印官写出考语,由吏部和都察院核准。”

平安松一口气,幸亏杨贯提早被赶走了,要是还做老爹的顶头上司,不一定会写出什么恶心人的考语呢……虽说二师祖一样会压着老爹不让他升官太快,但绝不会在老爹的履历上留下任何污点。

“不过也有例外。”郭恒又道:“六科给事中不参与京察。”

给事中是言官,以七品级别制衡六部,位卑而权重,拥有监察弹劾甚至封驳之权。

听到这句话,平安通身像触电一样,愣愣地站在原地。

他想起《奸臣录》中的一段描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