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陌生的环境,平安起先还比较收敛,老老实实坐在老爹身边读书、画画,总被夸乖巧。
因此众人都觉得,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去骂杨贯,那一定是杨贯的问题。
陈琰不忙的时候,就一边带他读《易经》,一边带他从头温习“四书”,“四书”是科举的基本功,连本文带朱注,都要经常温习,而且要烂熟于胸。
平安很不服气,四书,他都已经倒背如流了。
陈琰赏他一个大白眼。
平安更不服气了,打开《论语》最熟悉的“学而篇”:“我如果真能倒背如流,休沐时带我去打猎!”
片刻,何编修来向陈琰请教问题,听见平安在背书,就在一旁等了片刻。
只听平安背着小手在背:“乎子君亦不,愠不而知不人,乎乐亦不,来方远自朋有。”
何编修自问也算饱读诗书,听了半晌也没听明白,问旁边的顾编修:“他在背什么呢?乱七八糟的。”
顾编修皱着眉直摇头。
王廷枢头也不抬:“《论语》,学而篇。”
“这哪是论……”
“倒着背。”
“倒着背?!”
顾何二人都惊呆了,可不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么。
同僚们纷纷聚过来:“彦章,你儿为何倒着背书?”
这又是什么新卷法?
“我哪里知道。”陈琰道,这孩子为了吃和玩,向来无所不用其极。
“我爹说了,只要我倒背如流,就带我去打猎。”
“……”
“去不去啊爹!”
“去去去。”陈琰道:“你先自己去玩儿。”
平安将书一扔,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
何编修唏嘘:“读了半辈子书,竟不知‘倒背如流’是这个意思。”
顾编修道:“彦章兄,要恭喜你了,平安的资质远超常人,称神童也不为过。”
王廷枢也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好好教导,日后必能大器。”
陈琰本来被气得想吐血的,听到这话,突然变得谦逊起来,摆手笑道:“小聪明罢了,顽劣得很。”
所谓“其词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概莫如是。
……
又过了几日,平安跟大家混熟了,不是上树摘柿子,就是去花圃里逮蚂蚱,秋后的蚂蚱最好抓,用一根狗尾巴草将十来只蚂蚱穿成一串拎在手里玩,甩着甩着就只剩一条蚂蚱腿……
二堂所有的小吏聚集到此抓蚂蚱,翰林院最重要的就是防水火防虫鼠,蚂蚱不但啃庄稼还会啃坏书籍,是古籍的大敌。
“到底是几只?”陈琰问。
平安努力回忆:“十四只……或者十五只。”
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年轻翰林,终于在闲庭信步、喝茶读书的乏味生活中找到了一丝乐子,一边帮着抓蚂蚱,一边作起了一七令。
“蝗,蝗。”
“形小,体长。”
“食青苗,啃粟粮。”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