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越是这种咋咋呼呼的人,越是没什么真本事。”

“此言有理。”

“……”

如果可以选择,郑先生都想跳车逃走,可他被一左一右架着,两个孩子还很得意的朝路人招手。

“先生,我帮你问过了,这科一共三千八百二十七个人,不算多,答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抬头和避讳,不要涂改太多,想好再下笔……”

平安将从师祖那里听来的注意事项在他耳边反反复复叮嘱了一路,郑先生只觉得耳边坐着个喋喋不休的老夫子。

将郑先生送进贡院,天才刚亮。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n?2???????5?????????则?为?山?寨?佔?点

孩子们就算放假了,各自回家开启快乐的小长假,只有平安打着哈欠爬上家里的马车,去师祖家读书。

说是读书,有大半天都是睡过去的。

沈廷鹤为人宽和,倒也体谅他的送考之举,只交代他早点去睡,功课留待明日补齐。

可是平安白天睡多了,一时睡不着,沈廷鹤只好坐在他床边讲故事,用手里的蒲扇驱赶床帐里的蚊虫。

平安问他:“师祖,该怎么分辨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沈廷鹤道。

“日久是多久?”平安问。

沈廷鹤沉吟片刻:“盖棺的时候吧。”

“……”

平安脑袋里浮现出一副盖棺发丧的画面,唢呐一响,孝子摔盆,棺材里躺着自己的亲爹和二师祖,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一边吃席,一边讨论他们的生平……

赶紧甩甩脑袋,呸呸呸,等到盖棺还有什么意义。

他要尽快查清二师祖不可告人的秘密!

……

敬业的郑先生在经过九天六夜的考试之后,只休息了一天,就带着浓重的鼻音来给他们上课了——大抵是中秋夜里凉,考场里又不让带夹棉衣被,着凉了。

而乡试放榜在九月十号,平安以为郑先生会去看贡院榜单,结果人家不但照常上课,还说就算侥幸中了,也会有官差去家里报喜的。

这心态,绝了。

远近的街道陆续传来敲锣声和鞭炮声,顺天府派出的官差开始挨门挨户的报喜了。

不过多时,郑家派了个年轻的发小赶到甜水胡同的学堂里,扶着膝盖喘着粗气,大呼小叫地喊:“行远哥!中了中了!第十二名!”

平安这才知道郑先生名叫郑行远。

郑行远还在发呆,怎么就中了,还是这么高的名次?

孩子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将桌上的书本纸张抛起来往天上扔。

郑行远十分庆幸扔的不是自己:“知道了,我上课呢。”

那发小道:“还上什么课,你是举人老爷了!听说过教书的先生,还没听过教书的老爷呢!”

他这话也没错,考到举人这一步,已经算跻身士大夫阶层了,可以参加吏部拣选,成为候补官员,也可以接受乡邻投献,迅速致富,再不济去给达官贵人当师爷,收入也是不菲的。

“我就算当了老太爷,也得把课讲完啊。”郑先生说着,将发小打发出去,转而去翻书:“刚刚讲到哪了?”

……

乡试结束了,陈琰赶在九月底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