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小六不知是哪位高祖,也琢磨不出魏武,待回神时,三人已然进入正题,询问对于时局之所见。
瞧来刘文静韬略满腹,谈吐亦是口若悬河,李世民连连信服颔首,待他执以师礼。
叉了块垂涎已久的鲇鱼豆腐,李惜愿心满意足地咀嚼下肚,边将三人言谈在脑瓜里作出总结。
刘文静认为方今李密围攻洛阳,皇帝远在淮南,四野躁乱,若能高举义旗天下不难平定。况且而今许多百姓赴晋阳避难,若是聚集可得十万之众,如此乘虚入关,不出半年帝业可成。
然而李世民担忧李渊不愿松口,刘文静遂道,可与裴寂共同谋划,后者妙计频出,兼与李渊情谊深厚,不愁令尊无动于衷。
晡食结束,饭菜俱落入李惜愿腹中,长孙知非一路舟车劳苦,此时终于得以饱餐一顿,惟余三位男子不知总共夹了几回箸,霸业王佐之道却论了一筐。
归家后李世民照例先洗漱,回房后静倚胡床,等候长孙知非梳洗归来。
他翻阅手中书籍,烛火曳动思绪,正闭目思索间,门吱呀一声骤开。
一阵脚步声哒哒跑进来,李世民抬目视去,李小六伫立床首,朝他露出一个粲然的笑容。
“哥哥,你能不能早点儿造反哇?”
第22章 第二十二话“你在地上写自己名字做甚……
“小六很急?”
“都说出名要趁早。”李惜愿振振有词,“哥哥要把握年龄优势。”
李世民搁下书卷,侧首支颐,噙着笑视她。
须臾,他问:“为兄要造反,小六怕否?”
李惜愿不假思索反问:“那你怕不怕?”
“你觉着呢?”
“哥哥说过,即便明知前方将要碰头,也可以有尝试碰头的脾气,我们活着快乐第一。”李惜愿哒哒走至他胡床旁边,摆手驱赶,“位置不够了,你过去一些。”
李世民半起身挪出空位,她一屁股坐下。
躺下腰,两人后脑不约而同枕于叠起的双手,一大一小,半躺着望向窗外的浩瀚星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李世民兴之所至,张口朗诵,“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好美的诗哇,是哥哥你写的么?”
李世民摇首:“作者乃是魏武。”
李惜愿干笑:“长知识了,这个姓魏的诗人我还从未听过,不过他写的诗还是挺不错的。”
“……”
李世民瞠目结舌,又因早已习惯,委实懒作解释,只央求道:“请小六务必多读读书罢。”
李惜愿不以为然,眨眨眸:“我连身边那么多人都了解不过来,何必去管史书上的人,他们太遥远了,也与我无关。我只想好好把握和亲朋们的友谊,他们才是我真正需要在乎的人。”
道理也无错,李世民遂不作反驳,就着初始话题接续:“那你实话与哥哥讲,若是哥哥造反有个三长两短,你该如何?”
“跑路。”李小六干脆回答。
李世民大为受伤:“我再予你一次机会。”
“那——”李小六转了转眼珠,“我就带着阿音跑路。”
“我与你开玩笑的。”抢在李世民面露惆怅之前,她嘻嘻笑道,“哥哥忘了么,那日你带我去乐游原观星空,我同你讲的话。”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