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之后的话被说出来。

他不信批命,但也不必随意挑战乌鸦嘴的力量。

比如“但愿我们今夜一切顺遂”,这种希望在未说出口时最灵验。

凉雾眨眨眼。

看吧,有的话就是不言才妙。

她接过小碗,安安静静地吃起汤圆。

虽然不惧挑战,可也没必要有事没事就去验证自己是否具备预言家血统。

一碗汤圆下肚,晚饭也差不多吃好了。

离席前,凉雾谈起此行五毒岭的小插曲。

“这次去五毒教没找到丐帮打狗棒被盗的线索,我倒是得了一件金长老送的神奇礼品。”

“是一块令牌。比半截胳膊稍长一些,材质非金非玉,半透光。令牌内部隐有火焰升腾图案,表面篆刻波斯文。”

她问:“你听过这种东西吗?”

凉雾没有直言这是圣火令,就是想知道江湖中人对明教圣物是否熟悉。

柳不度:“十有八。九是明教的圣火令,需要看到实物再下定论。去年,我在泉州港口附近买到过一块类似令牌,只在长度上有些许差异。”

凉雾真的好奇了,“明教总坛远在西域,我在关外也没怎么听过它的内部消息。圣火令怎么东也有一块西也有一块,它是批量生产的吗?”

“你当圣火令是大白菜?”

柳不度说,“据我所知,一共炼制了十二块。”

他又说道,“不仅关外,中原武林也少有明教的消息。二十多年前,它在关内的另一个分支却很出名,唤作「拜火教」。”

“原来是它。”

凉雾读尧朝历史时,见过「拜火教」的记载。

二十多年前,尧朝北部边关动荡。

中原腹地也不太平。「拜火教」趁乱起义,但很快被朝廷镇压了。前后不到半年,一众头目被全部斩杀,诛三族。

凉雾原先没有将拜火教与武林门派联系到一起,因为这个组织不走江湖门派的路子,而是直奔皇位去的。

现在觉得有点奇怪了。

她问:“拜火教与明教有关的话,教中没有武功高超人士吗?那些头领打仗打不赢,就连逃也不会逃吗?本人殉职的话,怎么连家属都没早做安排?”

市面上发行的书籍,未曾详细提到那段旧事。

“我听过一个小道消息,但不确保它的真假。”

柳不度说,“拜火教涉事的高层懂武功,但及其家属都没能逃脱。全部被一位名为‘黄裳’的官员所杀。”

凉雾仔细回忆读过的书籍,没有提到哪位官员叫这个名字。

倒也不奇怪。能够青史留名的官员,其实也不多。

柳不度:“黄裳本是文官,后来被派去监军,当时已经年近八十。”

凉雾问:“黄裳原本在朝廷哪个部门工作?”

柳不度:“他负责修书,编撰《道藏》。”

《道藏》!

凉雾忽而明了,黄裳的武功从何而来了。

她得到了两次基础武学的任务奖励。

一本《庄子》与整套《道藏》,书里没有一套具体功夫心法,但密密麻麻的旁注写满了如何思辨道家与武学的关系。

之前一直不清楚是谁写下了旁注,如今可以推测与黄裳有关。

凉雾也买过几册朝廷编修的道家典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