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诚如吕氏所言,七位数已然够了。
算盘初始时,下珠五列靠下,上珠两颗靠上。
“下珠拨弄为加一减一,上拨为加,下拨为减,上珠相反,不过拨弄一次,数目为五。”她演示了一番,在最右边拨弄了五个数上去,旋即食指与中指配合,食指将打上去的五颗珠子重新拨下来,与此同时中指将上面的一颗珠子打下来。
当上珠两颗珠子拨下来时,则可以往右二列上拨一颗下珠,同时,最右边的上珠全部恢复原样。
吕氏演示完毕,望着许玉颜和许栀和,“都学会了吗?”
这些都是基础,吕氏不教,她们心底一人有模糊的印象。
只是想要像吕氏那般熟练地打算盘,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
许玉颜起了点兴趣,当即有样学样地拨弄着自己的算盘。不同于吕氏指尖流畅的“哒哒”节奏声,她不够熟练,声音一阵一阵,显得生疏又凝滞。
不够熟练多练即可,只要步子对了,一步一个脚印,总能走得稳当。吕氏望着许玉颜,眼底闪过一丝满意,“很好。”
旋即看向许栀和。
许栀和被吕氏盯着,也抬起手在算盘上扒拉了两下。
“不错,你们都学得很快。”
许栀和:“……”
这一瞬间,她荒谬地觉得自己像是坐在学校因为回答出了一加一等于几而被老师表扬的学生。
她不习惯打算盘,却不得不承认,在吕氏的手中,速度并不会比在心中加减慢,甚至它还具备一个记忆存储的功能……脑海中记忆的数字可能会一不留神就忘掉,但是拨在的算盘上,就等于变相地记忆了结果。
为着这一点,她愿意试着学习,技多不压身嘛。
许玉颜面对吕氏的夸赞习以为常,不过能在家中好读书的三姐姐面前被吕氏表扬算学,她心底着实高兴,忙催着问:“娘,还有什么?”
吕氏见她心急,笑着点了点头她的脑袋,“别急,你们翻开手边的账册,把第一页算完。”
随堂练习。
许栀和翻开第一页,上面记录了许府自今年三月份搬到峨桥县后,收拾东西、请匠人、订家具、添置布景瓶等等一系列开销。
一页的数字简单,许栀和按照吕氏教授的方式拨弄着算盘,一开始还不熟悉,时常忘记下一步,需要在脑海中思考片刻,才能反应过来。
几串数字下来,许栀和对最右边的两列烂熟于心,动作快了起来。
眼角余光扫过一旁的许玉颜,她尚且看到中间。许栀和放慢了自己的速度,同时倒转往回看,在心底心算了一边,确认自己得出的结果没有错。
许玉颜算完,立刻对吕氏道:“娘,我算完了。”
吕氏一直站在她身后,自然知道她每一步都按部就班,没有出现瑕疵,立刻点了点头。转过身看向另一边,许栀和正打完最后一个数目。
她瞧了眼算盘所现,虽然慢了些,对还是对的。
许栀和见吕氏没有蹙眉,知道这关自己又算过了。
出头拔尖,尤其是在大娘子亲生的子女面前,是万万不可取的。
吕氏没有急着讲下一条,坐下后端起丫鬟刚换的热水轻轻抿了口,只沾了嘴唇。旁边的孙妈妈持着两张已经写好的白纸,分发给两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