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她将这些年攒下来的月例都换成了银钣,沉甸甸的装满一整只锦囊。这会儿被揣在怀里,随着跑动一坠一坠的,叫人心安。

大妈妈(祖母)昨夜病的厉害,爷爷若非寻不到法子,也不会托人来给她带话。

咬金先奔去城东,寻了那位有名的坐堂医,将人连拉带拽地领去南郊穷人窝里。老郎中上气不接下气的,坐在满地杂乱还泛着酸味的破屋里头,为躺在土炕上的老太搭脉诊病。

“这是外感风邪导致的痹症(关节炎)发作。老人家阴雨天身上骨头疼的厉害吧?”

炕上老太点了点头,心虚地瞧一眼孙女儿,没敢再多透露什么。

老郎中见得多了,也不多问,先开了治愈风寒的方子,叫咬金煎药三日,之后再换上对症痹症的膏药,每日涂抹。

这个病多是劳累出来的,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缓解疼痛。

咬金将人送出去,再回到屋中,爷爷已蹲在炉子上热起了荞麦做的水围城。

这东西只有她们凉州地界的人才爱吃。

说白了,就是荞麦磨了面,搅成的浆糊糊,民间也叫作“搅团”。

搅团沉在锅底的部分,方言唤作“丢丢”。因会缩成一团,怕家中小孩子吃了长不高,都是铲了给老人用。

咬金没吭声,接了缺角的大汤勺,给大妈妈和爷爷先舀上,最后的丢丢搁自个儿碗里。

她一边唏哩呼噜吃,一边问:“大妈妈病着,弟和妹呢?”

老爷子叹口气,不知从何说起。

还是炕上的老太抹着泪唾了一口:“那个挨千刀的,将你留给我们的银钱都偷了去赌,输个精光不说,还倒欠人家百贯钱。前几日,那赌坊泼皮来,说要拿幺姐儿抵债,我们哪里还敢叫她留在屋中。”

咬金吃不下了,拍着桌子站起身:“妹呢?”

“后院茅房边上,我为着今年冬日里藏几个毛芋,挖了个地窖……”

咬金黑着脸,便去那臭烘烘的地界救她小妹。

她还记得,幼时爹娘做个行脚商,赚了些钱,又有一把子武力,便举家迁来京都过好日子。后来,娘因难产而亡,爹也不慎惹怒权贵送去性命,她为了一家子的生计,才咬咬牙在大雪天里插标卖身。

若不是遇上姑娘,她早便死了。

……

秋闱放榜定在了九月十五日。

才从贡院回来,三老爷和三太太便紧张兮兮凑上来,轻声问询:“如何啊?”

明澈气定神闲,只低调答:“今年出题颇有巧思,但应当错不了。我买了妹妹爱吃的旋炒银杏,今日,喊她回家一道用饭吧。”

这便是能中举了。

三太太高兴得很,唤奶嬷嬷抱了明景去碧纱橱睡一觉,又吩咐大丫鬟去请明月归家。

还不等丫鬟出二门,明月已经先一步到了:“料到二哥哥会给我买玉石炒货,我今儿一早特意留着肚子,只等着吃这顿呢。”

三房关起门来,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场。

三太太有意说起大爷虞明瑾议亲的事儿,明澈便又被众人好一番调笑。

待到酒足饭饱,明月借口小憩回了闺中的院子。

这里头每隔一日都有婆子进来仔细打扫,因而,还跟她出嫁前一个样子。

明月进了稍间,便靠在软塌上,又唤咬金过来坐在脚踏前,这才问:“你今儿回来可不对劲。上错了一次盏,还夹了一箸我从不用的菜,心不在焉的。告假这两日,你都去哪儿了?”

咬金忽然跪在地上:“奴婢不敢瞒着姑娘。姑娘也知晓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