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现在这段失去的旋律竟然突如其来,虽然变得很微弱,但确切存在。
林静松在电脑上登了账号,他一边工作,一边默默留意一些消息。
当然是没有消息。
自从那一天晚上,他和郑千玉结束了一场不算太愉快的谈话,他将他送回家,郑千玉从此杳无音信。
是了。那一天郑千玉没有说“下次见”或者“再联系”。这就意味着不联系吗?
他们好像进入了一种冷战的状态。
虽然是这么说,但冷热是要有对比的。应当是先有一些温暖的接触,才会显得现在的冷清。
林静松仔细回想了那一天。当郑千玉展现出失落的时候,他以一种常人的积极回应了他,这是林静松结合了他所模仿学习的价值观而计算出的结果。
如果郑千玉失落,理应鼓励他走出阴影;郑千玉难过,就要给予一些愉快的、温暖的抚慰。
可结果并不如人意。
林静松陷入一种深深的思考之中。
只从林静松的角度来说,他完全不会因为郑千玉的眼疾而少爱他一分。当他恍然明白当初郑千玉为什么要分手时,更多的困惑几乎又接踵而来。
为什么郑千玉会觉得他们在那种情况下无法继续?
在林静松眼里,郑千玉无论怎么样都是郑千玉。
如果郑千玉死了,埋进地里,林静松去找来巫师,把郑千玉刨出来再拼一拼,施以巫术。届时郑千玉变成一个破破烂烂的僵尸,不再聪慧也不再漂亮。
林静松也还是觉得,那是郑千玉。
当然这只是林静松不切实际的想象。
唯一能使林静松放弃郑千玉的理由,那就是郑千玉不再喜欢他了。
郑千玉说过这些话的。
他既能说过“我很喜欢你”,也说过“到此为止吧”。
就像林静松那个面目模糊的父亲。他对母亲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又弃如敝屣避之不及。
等待一个已经“到此为止”的人回心转意是相当没有自尊,也极其浪费人生的。林静松很了解,他不太想重蹈覆辙。
即便很难放手,也要放手了。
林静松喝了一口咖啡,那非常苦涩,没有加糖,经由喉头一路苦到胃里。
林静松面不改色,他在这个咖啡厅选了到了一个恰当的位置。这里正对着小区的门口,可以看见小区里进出的每一个人。
他将电脑对着门口,一心二用,既能工作,又能留意外面的情况。
在郑千玉没有音信的一个星期里,林静松所有发出去的信息石沉大海。他猜郑千玉正处于消沉的心情之中,但见不到郑千玉,也让林静松感觉很消沉。
他坐在郑千玉小区对面的咖啡厅里,可以看到郑千玉平均有两天才会出小区一次。郑千玉熟悉这周围的环境,在面馆、云吞店和日料小店这三家之中轮流用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