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比潮汕鹅肝美味?”

岳宁把这话翻译给大家听。

章宏兴问:“你吃过?”

“驼峰肉带着点奶香,更多的是膻味,经过精细调制,口感有点像牛胸口那块带着筋膜的肥油。”陆培德笑着说,“反正这道菜是不会出现在国宴菜单上的,基本上没有宾客能吃得惯。”

“哦!那它还是八珍之一?”

“好些菜都是老百姓想象出来有多珍贵,以讹传讹,就成了所谓的珍品。你要是真看过宫廷菜谱,就知道,皇帝吃的也不过是鸡鸭鱼肉,最多就是鹿肉,就连水产都很少。雍正最喜欢江南的酱菜,所以让江宁织造进贡酱菜,他还喜欢吃糖醋樱桃肉,也喜欢吃江南的酒酿小圆子。”

“那熊掌呢?一直听说熊掌很好吃。”

陆培德笑着说:“我也没吃过,我曾承蒙鲁菜泰斗黄炳刚老先生指点,黄爷爷是这位陈大师的师弟。黄爷爷一直反对吃熊掌,他说熊掌确实美味,但必须是没有腥臊气的熊掌,那才是极致的美味。鸡是黄油香,熊掌是白油味正,黄油味道冲。十头黑熊里,能有两三只腥臊味不重的,已经是运气了。只有腥臊味不重的熊掌,才能做出符合熊掌地位的菜品。为了做一道红烧熊掌,捕猎十几头甚至几十头熊,这未免太残忍。所以他用驼掌和牛蹄来替代熊掌做菜。我这次不是准备了牦牛蹄吗?就是沿用黄爷爷的做法。”

“也是哦!为了吃一只熊掌,这样大肆残杀,也太……”

“如果像草原上吃骆驼肉,整只都吃掉,倒也还好,你就把骆驼当成牛羊。可黑熊就只要个熊胆和熊掌,这有什么意义呢?”陆培德说,“好在,即便我在国宾馆当学徒、当厨子的时候,都没见过熊掌。更别说其他地方了。这玩意儿压根很少有人吃。”

岳宁接过陆培德的话:“对啊!做菜啊,你只有多练习,才能掌握火候,把菜做好。食材珍稀到这种程度,一辈子做不了几次。老师傅面对这些食材,也像新手一样,难免会失手。”

“哦!那我等着看他失手。”章宏兴说。

岳宁敲了敲他的脑袋:“别瞎说,老爷子是鲁菜大师,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好好看节目。别人看不懂,咱们都是行内人,还是能学到东西的。”

马耀星指着摄像机说:“你们聊天能不能注意点?想要偷师,也别说得这么明目张胆。”

马耀星会普通话,他也把这话跟陆培德说了。

陆培德倒是不以为然:“咱们这行,就得会偷师。我是有家里人带着入行。那些小学徒,可都是从‘蹭勺’干起的。大师傅炒完菜或者调了汤,小学徒争着去洗锅子、擦灶台。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岳宁把陆培德的话翻译给大家听。

大家都爱听陆培德讲他们家的典故,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听着。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小学徒这个时候,拿勺刮锅底,尝个味道,偷偷学艺。从蹭勺到能上灶台,大多数人要耗费十多年啊!哪像我们这样有家传的?还有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那些大师傅进行思想教育。大师傅们也愿意教了。不过人都有私心,哪有不藏私的?不藏私,还逼着大家学的,”陆培德看向岳宁,“也就是宁宁了。所以啊,有机会该偷师就偷师。”

“九点,大家都不许走。我们一起去看,一起去偷师。”岳宁笑着说。

HTV的沈文琪在现场,这些对话都被录了下来,这还只是花絮,不是直播内容。她过来问岳宁:“宁宁,这些要剪掉吗?”

岳宁笑着说:“不用。”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