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人到门口敲门:“吴教授。”

岳宁回头看,一个洋人在门口,他对着岳宁点头笑了一下,用英文说:“吴教授,我能打扰你两分钟吗?”

吴教授已经走了出去,跟这位说了两句。

他再进来,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教室。”

“好的。”

岳宁和吴教授一起去教室。

此时上课铃声已经打过,带着她进去,吴教授站到讲台上,用英文说:“岳宁小姐,来港城短短的三个月内,将旺角的老酒楼宝华楼,带成了全港最热门的酒楼之一,同时她亲手打造一家高级酒楼,同样大受追捧。今天我们请她来分享一下,她是如何做到的?欢迎岳宁小姐。”

岳宁走上台刚刚开口:“大家好!”

立马有个学生举起手来。

吴教授:“有问题,可以等岳小姐分享完了,再提问。”

这个学生用港味纯正的英语说:“我只是想要提醒一下岳小姐,这是港大讲台,我们这里用英文授课。”

提问的就是那天和杨志杰打架的学生,岳宁用带着内地口音的英文问:“所以在港大,李白来了也要用英文吟诗吗?你这么强调一定要用英文授课,为什么不去把校徽上四个中文字挖了?这四个中文字不是出自《礼记大学》?”

岳宁看着那个学生:“今天我讲的内容,有很多是出自中国典籍,我用英文讲,你确定你能听懂?”

他有些尴尬,改粤语:“听不懂。”

岳宁笑了,她手撑在讲台上:“其实,我用英文也说不明白。”

她这话一出口,全场都笑了起来。

“为了内容,咱们不要拘泥于语言,好吗?”岳宁看着台下。

“好。”大家一起回她。

岳宁点头:“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一家老派酒楼爆红背后的营销逻辑,岳宁个人形象与宝华楼深度绑定。”

岳宁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先写两个词:“厨子”,“老板”,在这个两个词上面又写了“君子”

她去另外一边写下那本书的名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她转身过来:“这本书不知道大家都读过没有?”

有人回答说读过,有人摇头。岳宁问:“有人能说一下这本书大致说什么吗?”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戈夫曼用戏剧舞台,来举例说明,每个人都在舞台上……”

这个学生粗略说了一下这本书内容。

“谢谢!”岳宁跟这个学生说。

“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面具代表了我们自己已经形成了自我概念,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那个角色,那么这种面具就是我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我。’”岳宁看着大家,“那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我?”

岳宁走到了那三个词前:“家族传承和我的天赋,我成了一个厨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