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大酒楼都有餐后巡台的制度。有的人家就会搞形式主义,就是他们宁宴也有一个酒楼经理巡台的时候,看见一道蒜子鳝筒里只剩下蒜子了,就训斥厨师,说厨师没做好这个菜,所以客人没有把蒜子吃完。蒜子是配菜,是提味增香的,这玩意儿基本上都会剩下。这就是外行训内行了。

巡台要真正巡到实处,并不容易。这个自己心里清楚就好,明面上她说:“没事啦!能给同行一点借鉴,也是宝华楼的荣幸。”

也有人看到宝华楼也已经回应说会派出岳宝华小徒弟和那个刀工特别好,炒菜很一般的马耀星参加厨王大赛。

他们觉得岳宁安排张骏明和马耀星参加厨王比赛很不明智,应该让把牛河炒得比她还好的何运邦和马耀星去参加比赛,退而求其次也是那个不会切菜但是会做菜的罗国强和马耀星搭档。

岳宁对此回应:“输赢无所谓,我更希望我爷爷的徒弟们能在决赛阶段会师,那我爷爷肯定很开心的啦!”

总体来说,大家把这个片子当成了美食片来欣赏,里面的一道道美食,太馋人了。

有大家熟知的拆鱼羹、干炒牛河、鱼生、啫啫煲,也有大家搞不太明白的菜。

这时候就要老饕出来写评论了,观众才不管杨裕合收没收钱,反正杨裕合写的文章他们爱看。

杨裕合介绍了宝塔肉的前生今世,着重说了一块五花肉一片倒底,牵连不断,寓意步步高升。

鸽吞翅又名仙鹤神针,宁宴这个用料极其讲究,用的是五羊金钩翅针,三十六日妙龄乳鸽,加上八百天老母鸡炖的鸡汤调制而成。

还有岳宁刮的木头,是滇西米线的一种调料,口味很独特,他吃过,香气很特殊,他很喜欢。

那家电视台可以去粤城福运楼门前采访,本港记者来宝华楼门前采访不是更加容易?

宝华楼又接受指定厨师,很多人都会点何运邦的干炒牛河,甚至有人说何运邦的干炒牛河全港第一,岳家祖孙没得比。

这个年代去一趟粤城多麻烦,来宝华楼是分分钟的事,食客们吃过之后,纷纷表示这是大实话。

岳宁的一句:“我阿邦叔在粤城可是有牛河邦的外号。”

于是,何运邦在港城恢复了他牛河邦的外号。

吃过罗家传人的拆鱼羹,大家也都认可,确实口感跟岳家祖孙的拆鱼羹相差不大了。

看他在广告片里的表现,食客表示,罗家传人的刀工真的要多练练。

原来宝华楼的特价菜是这么来的,难怪特价的乳鸽汤,乳鸽骨肉分离,特价的啫啫鸡煲也是,鸡皮和鸡架分开的,原来都是学徒们在练习啊?尤其是这个罗家传人,切坏了多少只鸡,多少只鸽子?

食客发散思维,要不学徒们练习拆蛇肉吧!他们想吃菊花五蛇羹。

岳宁搬出一张一人高的龙趸皮说:“五蛇羹最近没空练,我伯伯和大妈妈要到了,我要给家人做家宴,我伯伯明确跟我说,他怕蛇,不敢吃。龙趸皮可以安排上,我这两天确实要做昆仑鲍甫。”

观众:这又是个什么菜?

第89章 昆仑鲍甫

这些年内地传统手艺人才凋敝,港城还有些传承。

然而,港城也有港城的问题,饮食文化受到外界冲击,高档酒楼也喜欢用一些舶来品,比如鹅肝、松露、鱼子酱之类的珍贵食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