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渴了吧?喝汽水?”

岳宁却看上了小饭桌上摆放的一杯杯用玻璃杯装的酸梅汤,大概是为了防止苍蝇盘旋,杯子上盖着一片片四方的玻璃。她说:“有冰镇酸梅汤,喝这个吧。咱们南方喝凉茶消暑,北方就是酸梅汤。”

“好啊!华叔,您呢?”

“我也喝酸梅汤。”

三人各要了一杯酸梅汤。岳宁喝了一口,说道:“好喝。”

“那当然好喝了,酸梅汤可是清宫御用饮品,当年慈禧老佛爷就爱喝酸梅汤,民间也跟着喜欢上了,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的说法。景山公园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宫后苑……”小卖部的售货员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特别能侃。

岳宁一杯酸梅汤下肚,这位大哥还在滔滔不绝地讲古。她放下玻璃杯说:“大哥,我纠正一下,酸梅汤可比慈禧老佛爷出现得早多了。据传满人进关后,依旧爱吃肉,胖子特别多,乾隆皇帝一看这不行,就让人研制出了这么一个方子。乌梅去油解腻,桂花温肺化饮,甘草泻火解毒、润肺祛痰,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再加上冰糖一起熬制,就成了您这酸梅汤。您说的那句诗是嘉庆年间的进士郝懿行写的。”

“姑娘,你可真有学问。我这是遇到高人了?”

岳宁笑着说:“就是喜欢吃,也喜欢研究吃而已。大哥,再见!”

“常来啊!”大哥说道。

“有机会还来。”

乔君贤见岳宁回头,说道:“就连那句诗是谁写的都知道?”

乔君贤说出了岳宝华的心声,这孩子怎么懂这么多?

“你知道我以后想干什么吗?”岳宁问乔君贤。

乔君贤仔细想了想,说:“以你对做菜的钻研,而且华叔刚好有酒楼,你肯定是做酒楼老板。”

“对啊!那我会开哪种类型的酒楼呢?”岳宁又问,“是像爷爷这样遵循传统,酒香不怕巷子深,甚至把这条巷子都做出名气的酒楼呢?还是开在高楼大厦里,像咱们住的宾馆里那样的高档餐厅?”

乔君贤认真地说:“以你的年纪和天赋,做高档餐厅没问题。我爷爷本来就建议华叔去铜锣湾开店,你要是真这么想,回港城后可以考虑。这样我以后吃饭就方便了。”

岳宁嘿嘿一笑:“你掉进我二选一的陷阱了!两者都不是。我去了港城,首先要做爷爷的好孙女,帮爷爷一起打理生意。我会把精力放在读书上,我要上大学。我莫伯伯是博士,港城的大学也有博士学位吧?”

她从开酒楼的话题一下子跳到读书上,乔君贤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能顺着她的话说:“大学毕业可以拿学士学位,往上还有硕士,然后是博士。你说的莫伯伯,就是那个教你读书的人?”

“对。他曾下放改造,和我们父女俩住在一起。”岳宁继续问,“港城的人都读博士吗?”

这几天接触下来,乔君贤一直感觉岳宁的思维跟他们这群在海外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没什么区别,可这个问题让他发现,原来她有些方面真的一点概念都没有。

“怎么可能?别说上了年纪那辈人,就是普通人家的年轻一代,大多读到中学就出来打工赚钱养家了。别说是博士,就是副学士都不多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