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们到底是来劝探春的,便又在迎春惜春的解围下,转去安慰探春。
这边厢,韩嬷嬷、冯嬷嬷也在老太太这边吃茶,边吃茶,便听鸳鸯将这几日几个姑娘的所作所为回禀了来。
韩嬷嬷听一句点评一句。
说道黛玉,韩嬷嬷道,“中庸,林姑娘还是在诗词一道更有心气。”冯嬷嬷点头,“四姑娘还是太小了点,只二姑娘……”她摇了摇头。
韩嬷嬷接话,“那铺子,她往后怕是难做主。不过,也不妨事,总还有得学。”
直到说到探春,两人都是一叹,“三姑娘的心性太强,却是伤人伤己。”
老太太听了也不作声,去看网友评论,果然一水的——
『太势利了吧,舅舅都不当舅舅了。』
『说她讨好王夫人,真没错。』
『不过那个钱槐好像不是个好的,“钱槐”“钱坏”,有钱便仗势想要娶柳五儿。』
『都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连亲妈都不要,这种人血都是冷的。』
其实,老太太也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心疼探春小小年纪要为自己谋划,而赵姨娘又是个不靠谱的,可探春势利到恨不得剥干净身上流淌的赵姨娘的血的态度,还是让她很不适应。
这在现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是老太太的女儿,她宁愿从没生过这么个女儿。
不过看韩嬷嬷和冯嬷嬷的意思,倒是很体谅探春的所作所为,她便也不多说什么。
只这般,没两日,又听说探春振作起来,托了王夫人择了个小厮给她帮衬。铺子里经营的是绫罗绸缎,走了甄家的关系,从湖州运来货物。
这般尘埃落定,渐渐便入了秋,安国公嫡女派人来请贾府的几位姑娘去赏花做客。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写得快了,有些忘了说明。不过大部分小可爱应该都能推测出,我就白交代一句:
①《日知录》记载,“清初江南地区每亩之收,不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可能各地不同,但大致应该差不离;
②雪雁:林黛玉到荣国府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十岁的雪雁,一个是奶娘王嬷嬷;
③王善保家的:邢夫人的陪房,司棋的外婆。至于那个表哥,蠢作者杜撰。注意不是司棋表弟潘又安;
④赵国基:赵姨娘的兄弟,跟着贾环上学;
⑤钱槐:赵姨娘的内侄,至于为什么是“钱”姓,有可能是他父亲过继了,又或者是入赘(这也是红楼中有争议的一点,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内亲”,这里还是用“内侄”)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知矩 14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章 穿成贾母的第二十天
王熙凤来禀报时,老太太是十分诧异的,直接表现是她的心理话都发在了屏幕上『那个那天同尴尬到恨不得钻地缝的?我还当之后要老死不相往来呢。』
『成年人的世界,老太太你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