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三言两语,就把贾元春设计的说亲现场给黄了。
李莞若有所思,将来岩哥儿跟林妹妹说亲时,不知老太太是何反应。不过,老太太疼自己的女儿贾敏。到时候让姑姑贾敏出面安抚一下贾母就好了。
众人一起听戏,尤氏跟贾蓉新娶的妻子胡氏后来也来了。
冯紫英家里听说贾家在清虚观打醮,也派人送了猪羊香烛茶银等礼。
李莞知道宝玉跟冯紫英这些人玩得比较好,贾珠回来后又跟宝玉强调过,少跟他们接触。但是现在看来,不光是冯紫英本人,冯紫英一家都是瞅着机会跟贾政套近乎。
此外,还有赵侍郎等不入流的官员,远亲近友,世家也来送礼。
贾母后悔起来了,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不过闲逛逛,竟然惊动这些人送礼。”
李莞心道,确实不是什么正经斋事。不过是个没咋修行到位的老道士,应了元春的要求,来当婚托罢了。
宝玉是很生气的,他想娶的正妻只有林妹妹,林妹妹才十二岁半,不是那个十五岁的女孩儿。他说再也不想见那张爷爷了。
路上一折腾,李莞回来后有些中暑,让银蝶熬了些生地绿豆水,用冰凉的井水凉过后,喝了那么一小碗。李莞睡了一觉再起来,便觉得神清气爽了。
李莞心想,待年底林妹妹来了,再跟她取经,更新一些好吃又有些功效的食补法子。
*
皇上的赈灾款到了江南,一应税负,包括林如海管收的盐税也免了。
林如海如释重负。
随着洪水的疏导,河工的修建,以及地方上加大力度的赈灾。灾民慢慢变少了。
黛玉喜欢上了医术。但那一僧一道再也没有见过了。黛玉便让父亲给了找了扬州最好的大夫,准备了拜师礼,拜了师父。
以往她年纪小,她看不得花落,看不得叶枯,也看不得草黄。每每到落花时节,不知怎地,她都会不由自主地为这些飘落的花朵难过。
而这次江南水患,让她看到了,人是这世上的主体,没有饭吃的人有了食物,没有医药的有了医药,他们就能活下来。伤春悲秋,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怜,只是一场精神上的徒劳。
文以载道。黛玉觉得她的世界变了。
回首她过往的文章,有些还是写出了对人,对百姓农桑的关心,譬如《杏帘在望》。早年时还赠送给珠大哥,挂在兰儿的书房。她记得李岩哥哥还在诗前驻足。珠大嫂说,李岩哥哥喜欢她的诗。黛玉庆幸,当年给珠大哥带回去的,是这首她写出意境和道的诗。
想到李岩,她的心直噗通噗通的。他在边塞还好吗?
黛玉记得她看到的李岩手中有冻痕,便想给她亲手配制一款防治冻疮的药。她收集了很多掉落的干花瓣,到时候再将花入药。香香的,抹在手上,就能感受到春天了。
夜静时分,贾敏给黛玉端来了汤和小点心。
贾敏看到黛玉正在多本医术中,对比治疗冻疮的外用药。贾敏心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