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他告诉读者,你可以长长地、慢慢地舒缓一口气了……
当作者写“!”的时候,那他一定是希望读者呼吸一紧,把心脏提到嗓子眼上!
于是在交替的省略号和感叹号之间,读者一呼一吸,节奏也就完成了。
他记得《鬼久学校》当中的感叹号真的很多。
《茧镇》当中急促的感叹号好像就少了很多,几乎没有几个,更多的是平静的句号,和悠长的省略号。
*
甚至更进一步——
在《茧镇》中,szl115引用了三种不知道谁写的诗,网上搜不到,作者也连个注释都没有。
可引用诗句,也无非是因为诗的内容,恰好符合当下内容、人物和主题而已。
要不就是故作高深风雅,通过引用,强行增加小说的文学感。
除此之外,那还能有什么?!
但如果按照主角性格,会间接影响文风的观点来推理的话——
主角何羿的人设,不就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假知识分子吗?他装作喜欢诗,其实并不喜欢!
或许,让读者去猜测,作者szl115是真喜欢诗歌的文艺青年,还是喜欢装逼卖弄,才是真正中了szl115的圈套。
因为szl115他想要表达的,主角何羿的人设……
就是这样迷蒙。
让人尊敬欣赏,又让人怀疑唾弃。
*
或许,szl115并不追求文笔,也没有想让谁觉得他文笔好。
他可以幼稚,可以浮夸,可以黑暗,可以丑陋。
他并不会抬头仰望那种东西,只是把它踩在脚下,当成垫脚石。
来让自己站得更高,以此看得更远而已。
……
小银的银眸,逐渐幽深起来。
“还有什么——‘形式与内容,是互相影响的,相辅相成。’什么文笔是形式,内容是表达……我的天呐……当时他讲的,本来我都快忘了,结果你这么一问,我又都给想起来了!”
长脖子双手成爪,崩溃般地挠了挠她那繁盛茂密的黑色卷发,啊啊直叫,
“我本来就不会写!文笔一坨大粪!他一给我扯这些,我就更不会写了,连动笔都不敢动笔了!”
小银:“……”
已经想像到了。
第三重,确实有一些反直觉。估计当时直播间的观众,都在弹幕上扣问号吧。
小银看她焦急崩溃的模样,弯了弯嘴角:“然后呢?他让你们关注于自己的表达?所以使用自己的文笔?”
长脖子松开头发,丧气道:“不!他叫我们忘记第三重……说那还不是我们现在该想的事。说那太难,也容易被误解。
“让我们就专心写第二重,质朴简单的文笔就好了,不要想着玩花活。因为这种阅读更流畅,在比赛当中也更容易获得读者的投票。”
小银:“哦——”
那看来,那个人还是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
只不过……
这个人举的例子,总是会从一种东西到另一种东西,似乎很喜欢联想类比啊。
就跟szl115一样,把“信息”,联想成实体的“信息茧房”。
这两个人的创作思维方式,倒是很接近。
难不成“那个人”就是szl115?!!
*
他记得,在一个颓圮的石墙之前,黄沙之上,淮映勿曾经一袭黑衣,站在那烈阳里,跟他说过: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