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胡开记再回来的时候。

他又恢复了一身文质彬彬的气质,言语带笑。

他介绍:“这是我们一家生产农机的机械厂,拥有技术一流的工匠……”

金发碧眼的外商在参观他们的拖拉机。

林巧枝和王柏强则在研究他们给出的技术图纸。

林巧枝手在图纸上比划着划线:“大体按照这几个模块拆分的话,我们的天车应该足够用。”

胡清:“这个制作工艺可不简单,看这个抽芯,别说做了,我们之前见都没见过。”

王柏强端详着图纸,眉头也蹙起:“拆开简单,难的是组装回去后,还能保证加工效果,咱们厂之前试过的反向分体研配法倒是可以用在这里。”

……

他们讨论一番后。

由王柏强出面给对方介绍。

看完红旗厂生产的拖拉机,已经有些疲惫失望的外商生出一点希望,他本觉得选择到中国来看看实在是个错误的决定,这里的工业水平还是落后太多。

听完了红旗厂的介绍,他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话,翻译则道:“我们老板说,可以给你们试试这套模具。如果你们有能力完成,我们可以合作。当然,如果无法完成,也请尽快告知我们,我们会尽早出发去别的国家,不过,以后就不会再前来中国,选择中国工业制造模具了。”

最后这句,听得人心里烧起一团火。

不仅是他们。

周围展位的人听了也心里憋住一口气。

当天晚上。

在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组织下,红旗厂和各地的工业龙头厂汇聚在一起。

看着图纸,群策群力想找出制作这套大型模具的办法。

中国如今不是没有更大的天车,但少有的几家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军工任务,再缺外汇,也不能舍本逐末!

这办法就是林巧枝想出来的。

她越想越觉得可行。

有人提出对位难点。

林巧枝则表示:“我们可以使用三点对位法,当初山东青岛仿制国外机车的时候,曾经使用过这个方法。”

“这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我们只需要把中间这一步改成适应天车移动的高空对位,原理不是一样的吗?”林巧枝道。

解放重型卡车厂的钳工眉头一下拧成麻花,双手撑在座椅扶手上,顶着下巴思考。

没多久,他脑子转过弯来,往后一靠:“小同志脑子转得是快。”这都能给她想到。

林巧枝最擅长的事,就是遇山开山。

当初女知青们力气小,有的抬不起要用大力抬的减压杆,她就找了根长木棍,紧紧绑在减压杆上,加长杆子,然后力气小的女知青也能完成操作。

在湖南维修拖拉机,小时候做玩具,她都是抱着“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去积极想办法。

尤其是她此刻信念坚定。

相信这绝对是一条可以走通的路。

于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努力想办法。

即使在她能力范围外,她也积极请教这一群经验丰富、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的钳工。

当然,她一个后辈这样逮着前辈一个劲儿的质问不太好,容易争执得吵起来。

她先薅自家羊。

王柏强就是首先被拷问的对象。

王柏强:“……”

被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冲击,脑子嗡嗡的。

且不说如今本来心里就憋了一口气,学生提了问题,当带教老师的答不上来,哪有这种道理?跌份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