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能成为自己行业的优秀画家,甚至是顶尖画家。
磁吸小黑板上,除了一些写出来的设定,更多的就是些半成品的画作。
只看这些画作,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这个工作室是什么高新科技研发所,要么就是什么不法分子犯罪现场。
至少欧阳远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被唬住了,站在门口差点不敢进,再三确认他们这是《大秦重工》的插画工作室才带着迟疑走进去。
不过很快,欧阳远就陷入兴奋状态,实在是这些画看起来就跟能蒙人,尤其是没上色的那种。
上了色的,他反而不太喜欢,也是这些图画,上了色,反而会把很多细节给模糊掉,除非是3D立体的那种。
看着这些图,欧阳远跃跃欲试,他们物流公司什么都拉,当然,现在已经从一开始的两头自己找活变成了帮两头找活。
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要自己去找有物流需求的人和工厂,这通常要花费很长时间。
八十年代,不比后来,在网上随便发个消息,很快就有人能看到。
这个年代,基本上靠的就是地推,就算是欧阳远在大哥大在国内登录后第一时间给自己买了一个方便联系,那也没多少人有他这个条件。
这段时间是最痛苦也最漫长的,好在,他们公司是整合过的,每个跑过的客户,都会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
有自己的座机就记座机,没有就记附近商店的座机,地址,转运物品,这些都要记录,还会给对方留下自己公司的电话。
等后来打出名气之后,很多工厂会主动联系他们,这就给了他们很大的操作空间。
除了司机,他们还有业务员,这些业务员主要负责跟个体户沟通,有些售卖商品单一的个体户想要扩大规模,通过他们物流公司就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
源头工厂,物美价廉,比他们自己去不知道几道贩子手里拿货便宜多了。
工厂也知道,他们物流公司能出货,有的工厂也就懒得自己再派业务员出去拉业务,尤其是刚刚进行国改的。
本来就没有业务员,也
不会拉业务这项工作,有欧阳远他们,省了不少事,还得谢谢他们呢。
之前跟着老师学习过的课程,也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融会贯通,欧阳远当然知道什么东西挣钱,什么东西只是跑量。
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工业品都挣钱,而且是挣很多的那种。
尤其是面向年轻人的工业品,年轻人嘛,没有什么负担,没结婚没孩子,家里父母也不到需要养老的时候。
挣的钱,可不就全花自己身上了。
每个月五六十的工资,他们敢拿出来二三十买一件衣服,是一件,不是一套。
所以欧阳远在看到他们画的图之后,瞬间意识到,这也是个挣钱的好路子。
不管是印成贴画还是做成玩具,绝对能挣钱,而且受众不仅仅是小孩,反正有这样的周边,他肯定会买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欧阳远干脆也掺和进来,准备等他们画完就开干。
李稻花本来是准备全部写完,直接发书,这样这些插画也能更好的呈现,用彩页的方式。
但是人民文学的编辑看完前几章之后,强烈推荐她先以连载的方式在人民文学发表。
关于插画也给出合适的解决方式,那就是每期挑选一副插画用作封面,这样不管是黑白插画还是彩色插画都没问题。
封面插画也不是人民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