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庄对豫省人民来说却很近。
公社书记张青山最近很高兴,他们公社,哦,现在叫镇,经过李稻花指点之后,开始做雪地靴。
销路也很好,大家也都挣到了钱,镇上变得越来越好,有了税收,也就有钱搞各种基础建设。
以前全镇都没柏油路,今年终于存钱修了一条路,交通运输更方便。
在看到新闻联播上说李稻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介绍了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影响力有多大……
激动的他直拍大腿,这比他们镇挣钱还要提气,第二天,推了很多工作,直接就去李家庄。
村民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村里也有几家买了电视机,每天的新闻联播也看。
看到李稻花上了电视,就是感慨,李三柱算是值了,虽然没儿子,但是人家这一个闺女顶他们多少个儿子。
“可惜了,他要是有儿子,这一辈子算是圆满了。”有人这样感慨。
在他们看来,闺女再厉害,那也不能传宗接代。
张青山来李家庄之前就打电话给李三柱了,当初,
李三柱还是经常跟着他出去开会,两人的关系也好。
李三柱离开李家庄的时候,还告诉张青山李稻花家的电话号码,让他有空常联系。
不过他没怎么打过,两个老爷们打电话,在电话里磨磨唧唧的,像什么样子。
他们两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打个电话,确认对方的身体还好,再简单说说自己的近况,总之,双方的生活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次打电话,是想问问李三柱,他家的房子能不能租给镇里。
“租房子?租我家房子干什么?”他家房子挺不怎么样的,很早以前的房子。
李稻花发达之后,他们很快就到北平住了,家里的房子也没修缮。
村里人有钱之后,都开始修自己家的房子,他们上次回去的时候,已经有漂亮的红砖房了。
相比之下,衬得他家的房子更加破破烂烂,要是租房子,租好房子明显更好。
“你家出了个稻花老师,这里以后可就是名人故居,肯定会有人想来这里看看,看看稻花老师住过的地方。”
李三柱楞住,这么疯狂吗?
什么故居,那不都是景点,现在他家也能算是景点了?
“收不收门票啊?”李三柱在北平这段时间,长见识不少,知道有些景点是要收费的,这些费用,有一部分会用来维护景点。
“收什么门票啊,你家就这么大点,你疯了?”
李三柱嘿嘿一笑,他家确实破破烂烂的,他要是去玩,听说这地方收门票,他也不去,不收钱还能去看看。
“不收钱,你们租房子,怎么挣钱?”总不能是纯送钱吧,镇上现在这么富裕?
“这你就别管了,反正你也不怎么回家,租给镇里呗,房租你还能当私房钱。”
李三柱瞬间心动,立刻同意把房子租出去,租金一年一付。
张青山的想法很简单,把李稻花家保护修缮好,带动周围经济。
确定好出租,张青山来到村里,按照李三柱说的,找到他寄放在亲戚家的钥匙。
他家的钥匙有三把,两把他们带走,一把寄放在亲戚家,就是防止他们回来忘带钥匙回不去家。
房子里还有很多生活物品,他们离开的比较匆忙,再加上李稻花他们在北平什么都有,不用他们带很多东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