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条街一下子闹哄哄的,浓烟渐渐散去,埃尔透过窗清晰地看到,地面上横竖着几具炸糊了的尸体,鲜血肉块到处都是。
她感到一阵由胃蔓延到腹脏的痉挛,颠倒而翻涌的恶心,就在这头晕目眩的片刻,耳朵边的声浪似乎被闷在一个罐子里——她耳鸣了。
众人倒吸着气,有巫师向前,用袍子盖上他们的遗容,一些女人的哭声响了起来。
“神秘人!一定是神秘人……”
过了半晌魔法部的人赶到,都在避重就轻地安抚和疏散目击人群:
“请大家散开——不要围在这里啦,看在梅林的份上、回家去吧!”
“詹肯斯女士①会对此做出回应!”
“……这孩子怎么刚好在这儿?”
“这里是长袍店,先生,有孩子在不奇怪。”
“我知道,我是说,她的监护人呢?”
埃尔弗里德·韦勒克是在场唯一的未成年巫师,所幸看她年纪小,并没有为难她。
一些简单的问话过后,她由两名傲罗接回家去。
韦勒克夫妇已经吓坏了。
“光天化日……食死徒真是猖狂。” 韦勒克夫人猜他们是炸偏了地方,也许一开始的目标只是翻倒巷,结果影响到隔壁的对角巷了,这么一个商业中心、又有这么多的目击者,魔法部这下该怎么平复惊恐的人民呢?
面对这么一起恐怖袭击,埃尔稚嫩的自持力恐怕不堪一击,这是远远超乎她年龄范围的残酷与恶劣,她并不能承受。痛苦和恐惧后知后觉地淹没她,血肉模糊的场景历历在目,她目睹了死亡,她离死神从未有过的近。
尽管非常担心女儿,但巫师界没有麻瓜世界里的心理医生,如果叫埃尔去敲开任何一家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门、让她如实说出自己的烦恼,她是会被当成疯子抓起来的。
既然如此,韦勒克夫妇决定他们自己来完成心理疏导的重任。他们陪在床头,主动引导着她直面并重建一时崩塌的观念体系、而不是回避。
从一开始“死亡”这个话题,延伸到神秘人做这些事的目的,以及未来转机的可能性。他们很乐观,尤其是韦勒克先生,他坚信未来会出现阻止伏地魔的人或事、不管那是一位英雄还是一群勇士。
“……改变人们观念需要的不止是才能,还有莫大的勇气,埃尔。” 他说,“但变革不是杀戮,一个毁灭者是得不到民意的,而且最终会毁在自己手里。”
整个圣诞长假,埃尔都在感冒,遭受重大心理创伤的孩子以一部分普通的病理症状呈现、这样的现象很普遍,韦勒克先生甚至觉得这是个好转的兆头,他废了好大的力气劝说韦勒克夫人打消给女儿施一忘皆空咒的想法:不是什么事都能由魔法解决。
莉莉·伊万斯听说埃尔弗里德是这场恐怖案件的目击者之一,十分忧虑地寄来好多封信。
等到她能回信时,那些破碎的想法也已经得到复原。当然,这场康复不代表她依旧和以前一样。
父亲说,改变人们思想最需要的是勇气。她相信神秘人所做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将纯血置于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但他却以屠杀为方式,他无疑不是真正的历史缔造者——因为真理是杀不完的。
也是这个时刻,她天性里的野心被莫名的责任感所取代。
不论如何,她感觉自己是有点小聪明在身上。
时代大环境对女孩长久的规训,好比大部分通俗家庭教育是“stick to the lady”(坚持做一名淑女),而在韦勒克家,这并不成文,毕竟韦勒克夫妇对埃尔常说的话是:“stick to the person”(像人那样随心自在就好)
于是埃尔弗里德读书以来,教师们对她的评价无不是“机灵的小孩,唯一的缺点是做事情太三心二意”。这些评语她没放心上,拜托,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这么多有趣的领域,干嘛非要专心于一件事呢?
直到今天,她的观念有些动摇了。她似乎真的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