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召觅回到沙发上,掀开笔记本,拿笔记录,“其实这个事件,最重要的应该是当时联合调查组发表的黑匣子的解析报告。”

“那份报告,我有中译版,也有英文原版。虽然是按正规标准写的,但我总觉得整份报告少了点什么。”边羽踩了踩穿好的拖鞋,感觉这拖鞋竟正好合脚。

“是技术系统调查那部分吧?”召觅说,“我看那份报告的时候,也有那种感觉。一到解析飞机系统部分,就有点逻辑上的缺漏。但因为他们使用复杂且难度高的专业术语,普通人很难看得懂。”

边羽说:“是。我当初致电询问过相关人员有关技术解析部分的问题,他们说由于签署了商业保密协议,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技术信息,所以,那部分问题,也不能明写在报告里。”这个托词在当时的环境下,任何人听来都不会觉得有毛病,更不必说那时边羽遭遇如此重大的人生变故,根本没有心思细究旁人话中漏洞。

“所以,黑匣子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召觅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一个重要的线索,“除此之外,我看过当年的事故模拟还原动画。我不太理解它们的标准是什么,但在我看来,那个动画表达得不完整。”

边羽昨天才重新看过那个动画,细节记得很清楚:“它还原了事故飞机从遇到雷暴天,到穿越积雨云,再到机腹着地的过程……但是,并没有复原飞机系统每个环节的状态。或者,有些地方复原得不完整。”

“如果人们普遍认为飞机系统没问题,而觉得一切都是机长的责任,那哪怕他们刻意忽略掉飞机系统的一些状态表现,外行人的目光也不会留意到。”召觅说,“并且那个时候,大家心中已经认定‘元凶’,会潜意识地为每个不合理的细节合理化。”

“当时舆论也在影响公众的视野。”边羽回想起当时的舆论环境,许多人看到事故还原动画后,坚持认定每一个步骤都是飞行员做出的错误决策,因此只对当时驾驶飞机的飞行员口诛笔伐。媒体也是如此。

因此,在多重声音的影响下,人们心中都认定了那个“事实”。

边羽以及他的家人是无暇从中找出疑点的,因为第二日,便有媒体针对“家族色盲史”的问题上门追问,虽然媒体出于对边羽爷爷的顾忌,不敢将“家族色盲史”作为锚点渲染报道出去,但仍是有不少小道媒体称边至晖“疑似有隐疾”。

他们当年深陷舆论风波的浪涛中心,边羽是连一丁点儿喘息的空间都没有的,不用说研究那些被编织得天衣无缝的“官方公布资料”了。而其他家里人,包括苦寻真相的边至政等人,则是完全对这些航天、技术的知识一窍不通,更不用想从中找出不合理之处。

直到这两天,边羽重温当年资料,在一个完全冷静和理智的状态下,反复地查阅和思考,才察觉出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当时,不仅是媒体……”边羽忽然又想起一些细节,“他们调查组的人员通过第三方,也向我调查‘家族色盲史’的问题。所以一时间,我和我的家人都认为,兴许我爸的‘操作失误’真的和这个原因有关。这个第三方……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问我有没有色觉问题。”

“有明确的医学报告表明你父亲色觉异常吗?”召觅问。

“他在东京一家机构里做过检查,但是检查完没多久就出这个事了,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检查结果。只有他当时的医生知道。”

召觅默了一瞬,又问:“那你的色觉有问题吗?”

“如果我当年的基因检测结果准确的话……”边羽回答,“我确实存在罕见的色觉问题。并且是基因里携带的。因为是迟发性的,所以18岁之前,它没有暴露出来。”

“这是在正规机构查出来的?”

“私人机构。当年我如果去正规医院,一定会被媒体添油加醋,大肆渲染报道。我只能经我二堂伯的朋友介绍,秘密去私人研究所做筛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