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钧心情极好:“这个‘盛’字让人拿去裱起来,挂到我们房中。”
姬安突然想起问:“对了,说到孩子,你上一世有没有见着合适培养的宗室子?若有看中的,要不要早点接进宫来,我们从小教养。”
那时姬含思是肯定不可能有子嗣了,以上官钧对大盛的责任心,该是早早就做下准备,省得再出一个姬含思这样的甩手掌柜。
上官钧却说:“陛下与我侧重不同,还是该陛下亲自看。我便不说出来了,免得影响陛下。”
说完,忽而一笑,又道:“毕竟,陛下眼光好。”
姬安眨下眼,笑眯眯回他:“二郎眼光也好啊。”
第223章 成果
丰泰五年九月,大盛北部的樵岗村。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ⅰ???????ě?n?Ⅱ?????????????????则?为?屾?寨?佔?点
这几日地里最晚收的高粱全部抢收完,村人们都吁了口气。
这里地贫,今年又天旱,麦子收成一般,不过这两年新种起来的高粱没受多大影响。现在种上高产新种子,新开的地又有三年免税期,高粱虽不好吃,但和麦子加一块吃一整年不成问题。
村人们聚一起收拾着高粱穗,不禁想起以前为了省粮一年到头都不敢吃饱。再看看如今,哪怕是平年,都不担心挨饿。还有棉花,虽然地不好收成少,但村人们也不多求,少少种一点够自家用就好。
因此,哪怕马上要收秋税,家家户户也是脸上带笑,聊起天来都中气十足。
“我年轻那会儿啊,在县里听一个南边好远地方来的人说过,南边有些地方种高粱。北边好像就没怎么听说过有种,我还当种不了。而且当时我听到的产量可低了,一亩地才产百来斤,哪像我们现在的,四百多斤呢!”
“那哪能一样啊,这可是圣上送来的种子,沾了仙气的!”
“别说人家以前产量低,我们种麦子以前不也低。要不是圣上送来新种子,我都不敢想这辈子能有吃饱的时候。”
“咱们这儿地贫,以前能开来种麦的地都开了,没想到种不上麦的地还能种高粱。不过不是说这高粱不能连着种,那明年该种啥?”
“豆吧,去年就种上高粱的那些人家,我看今年都种了豆。《旬报》上不是说,啥粮食都可以和各种豆子换着种。”
“不止豆呢,我记得当时说了好多种种法,好像也可以接棉花。记不住了,回头再寻村长问问吧。”
“那看来明年还得再努力多开上几亩。幸好这高粱不挑地,也好伺候,赖地都能活。”
“不过哦,前阵子我去县里寻二叔公,听说明年好像会推广什么花生的,可以接着麦子种,但开头有个把月得套种。还说朝廷会来人教怎么套,高粱也能套,套大豆、套花生,好像就不用非得隔年。”
“得了吧,你上回还说知县求到了亩产两三千斤的什么豆什么薯,哪儿有影子啊。”
“求到了不也得明年才能种嘛,这花生听说也是知县好不容易求来的。有好东西哪里不抢啊,好像说知县考科举时拿了个第二还是第三,在圣上跟前得脸,才能弄得来呢。”
“这话我倒是信,不然咱们也种不上胡萝卜。但亩产两三千斤就算了吧,这世上哪可能有这种东西!要不就是外头人传岔了,要不就是你听岔了。”
“开始我也不信,但二叔公说西南边都种过几年了!虽然《旬报》没登,但给上官们看的邸报上登着。换到咱们这儿,就算地再不好,出不了两千斤也总能有一千斤。那就真不怕挨饿了!”
干活的众人正说着话,见有人已经从地里把高粱杆子收回来,都扬声打招呼。
就有人问:“诶,九哥,我怎么好像记得,你们家今年种的高粱和去年的不一样?”
那九哥笑道:“种了三亩甜杆的,其他都一样。”
众人纷纷问:“甜杆的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