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下就惊得瞪起眼——那不是……他刚到京中那天遇到的安二公子?!
或许是他瞪视得太久,上官钧扭头看来。
目光一接触,田守朴就被震回神,连忙低头拱手。
待上官钧就位,再是三声锣响。
全场肃静,众考生跟着小吏的喊话拜过考官,这才纷纷回到号房里坐好。
小吏们开始发卷。
田守朴花了好一会儿工夫,才消化掉“安二公子是大司马”这个消息,不禁接着想到——那,安四公子又是谁?
直到拿到卷子,他才收敛起心神。
卷子封在信封中,田守朴撕开封条,取出厚厚一叠白纸。
题目印刷在第一张纸上,开头先是说明——本场考策问,共做两篇文章,十九日午时交第一篇,二十日申时交第二篇,顺序无限定。
田守朴感到有点稀奇。去年还是众小吏拿着许多题板,让考生自己抄题,没想到今年竟是印好的。想到今年省下的“报名费”,不由得心道——这又是圣上的恩典吧,皇恩浩荡啊。
只是,以前一直是先考经义,再考策问,没想到今年把策问放第一。
不过反正都是要考的,田守朴没有多想,继续往下看两篇命题文章。
第一篇,假设考生出任知县,朝廷下旨要在县中推广新粮种,与同样占据良田的新经济作物,论述自己的推广方案。
田守朴就不由得想到,李震士所说的河关新稻种。
第二篇,假设考生出任知州,治下一半的县出现灾情致当年颗粒无收,论述自己如何赈灾及恢复灾后生产。
田守朴看完,只觉得今年这策问题相当地具体,的确和《旬报》上登的题像是同样的风格。
他将题压在一边,开始构思腹稿。
*
和考生们一样,除了上官钧之外,众考官也是此刻才看到策问题目。
一排阅卷房所在的院子当中,上官钧坐在上首慢慢喝茶,听着众人小声议论过一阵。
“没想到圣上会出这样的题,和以往的差别真大。”
“我倒觉得挺好,选出来的人得真的能做事。以往的题是立意高远,但能有几个落到实处。”
“的确,虽说有下面人做事,但要是任职的人自己没章程,很容易就被下面蒙弊。”
“但今年先考策问,取士之时评判标准又是怎样?”
以往最重要的都是经义,可以说只要经义卷答得好就稳了,策问和诗赋都只是锦上添花。
上官钧等着众人说得差不多,才让小厮叫肃静,然后发下一张印好的评分流程。
众人拿在手里一看,顿时感觉头有些晕——今年怎么如此复杂!
【首先,卷子改为评分制,分几个标准共计评百分。
卷子先由房考官评分,每卷须随机三人阅卷打分,最后取平均分排序。
每房前五十名,交至副主考与主考评分,每卷须随机四人评分,最后取平均分排序。
每名副主考再从各房黜落卷中随机抽三份,主考抽五份,随机四人共同重审是否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