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曹魏谋得了汉家天下后,又再一次废分封而行州郡,却迎来了司马氏的专权篡位。
好吧,等上位的司马氏吸取了教训,重新把分封制视若圭臬,又被八王之乱折腾得基业尽毁、戎狄进犯,让中原陷入生灵涂炭之中.....
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君权与臣权、皇权与藩权的权衡拉扯,前世的他也为之而困扰过。
他甚至在贞观十一年,还打算以世袭刺史的名义试探朝臣,下诏要在关东之地分封李元景和长孙无忌等三十多位亲王大臣——
除去诸如想借此削弱关陇世家影响力的考虑,最主要是在为大唐遥远的将来考虑。
他知道历朝历代皆有终结之日,但若将来,子孙中真出现了不可胜任者,以致朝纲混乱,与其让赵高司马氏那般的权臣取而代之,还不如让分封的李姓子孙打进长安来,多少也能为大唐再续几年国祚。
当然了,这次试探也在满朝文武的激烈反对下夭折了,他并没有亲身体验过分封制的利弊.....
既然在已知的历朝实践中,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输赢,并没有孰高孰低之分,那么,这一世,他选择坚定追随父亲的脚步走。
他知道,秦始皇对加强君权的执念有多深,他绝不会把刚收回来的六国之地分出去,让秦君的权力四分五裂。
他也知道,世异则事异。
在这个并无世家盘根错节、干扰朝堂决策的时代,在宗亲势力早被代代秦君、打压得一蹶不振的秦国,在施行了百年商鞅酷法、吏治清明高效的朝廷,秦君的威望之深,想来,也足以震慑那些偏远之地的郡县官吏。
退一万步说,他是秦国的第二代君王,就算郡县制
在一个统一大国的施行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弊端,他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改进它。
而有自己的支持,父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秦始皇见孩子目光澄澈,笑容明朗,显然并未因为王绾的这个提议而伤心,遂放下了心来。
他转头把目光淡淡看向了王绾,又在对上王绾满是期待的目光后,立刻把目光转向了殿中诸人,
“王御史的建议,诸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关中贵族立马响应附和,而朝中许多并非来自关中的大臣,也纷纷出言赞同了起来。
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王绾却心中一沉。
王御史?以他对陛下的了解,对方只有在很高兴或是很生气的情况下,才会用姓氏加官职来称呼臣子。
此情此景,陛下的心情绝不会是高兴的,恐怕.....
他这念头刚闪过,就听到李斯急促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秦始皇眼中亮光一闪而过,
“哦,爱卿以为不妥在何处?”
李斯快步出列上前,肃然道,
“当年周天子便把天下切为甜瓜,以爵位土地分封诸侯,姬姓王族遍布天下,进则可瞻仰天子,出则可护卫中央,此法善乎?臣以为不善也....”
秦始皇脸上总算又有了笑意,正点着头赞同李斯的话呢,哪知就在这时,齐国博士淳于越激动站了出来,怒斥道,
“李廷尉之言差矣,周王室国祚整整八百年,传世三十二代三十七王,已足以证明分封制的正确性!
如今秦灭了六国,凡是参战的士卒,不论有无战功,皆赐爵一等,可是王宫里的诸位公子,至今仍无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