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多年了,朝廷终于宣布修整兵戈,不再征兵上战场了,大伙家中的壮劳力,也终于能整年整年地留在家中帮忙了。

那帮五国白眼狼虽然亡了国,可他们的财富,他们过的日子,哪个不比自己这些黎民黔首松活得多?

乱世才刚刚结束,那帮享受着华服美食的龟孙子,就又想挑起战火了?如此祸害生民,确实该死!

总之,这一趟,秦国以顺应民意的正义之名,杀了无数妄图谋逆的列国宗亲公卿,得到了大量失去主人的肥沃封地。

而那些因为胆小怕事、没沾染密谋之事而侥幸逃过一劫、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五国宗亲公卿,生怕这趟天子一怒,将会伏尸百万。

万一秦始皇杀光了那些人,心头还是不解恨,岂不是,就能趁机给他们网罗些罪名,把他们这些剩下的“五国余孽”拿来填补窟窿?

救命啊!

虽然封地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来源,但细细盘算下来,他们手中除了土地以外的钱财,其实养活全族两辈子都够了,那么,首先这辈子能顺利活到寿终正寝才是最重要的啊!

W?a?n?g?阯?F?a?布?页??????????ē?n?2?????????﹒?c????

在这样担惊受怕的恐慌之下,那些宗亲公卿们开始不约而同地,天天往咸阳往章台宫写奏章,哭着喊着恳求秦君收下他们的封地,语气真诚坚决得令人实在不忍心拒绝。

到了这时,他们往日最重视的封地,反而成了急于抛出去的烫手山芋。

秦始皇二十一年,在他们的一再上书恳请下,秦始皇嬴政只得“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接收他们的封地。

至此,在这片偌大的中原疆土之上,六国王公贵族不再拥有故国的土地,天下田地尽归秦。

这也意味着,秦国完成了对列国贵族最重要的一步财产清算。

....

五月,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犒赏为此忙碌了数月的朝臣们,并下令,以酒肉赏赐全体卫尉军。

宴席间觥筹交错,丝竹管乐声中,文武大臣一片乐融融。

御史大夫王绾端着金樽浅酌,目光却频频停留在参宴的诸公子们身上。

一眨眼,长公子就已满十三岁了。

这样的年纪,若是放在列国公子的身上,早就得到君王赐下的大片封地了。

可自从商君变法后,以军功赐爵赐地的秦国,已在国中各地广泛施行郡县制。

这也就意味着,秦国,不再有生而分封的王族子弟。

宗室族人,可以从百年前沿袭下来的那些封地里,年年分取税赋维持日常开支。

可他们若是想要更进一步,想获得更大的新封地,就只能从战场、朝务或是农耕匠术等方面,设法为朝廷先立下功劳。

换句话说,不管是长公子,还是殿中的诸公子,别看他们如今身份尊贵,能与天子朝臣共聚一堂。

可是等他们成年搬出王宫后,要是未能给朝廷立下寸息之功,这一生,恐怕就只能在陛下的内帑补贴之下,安安分分当个富贵的庶民了。

这样一来,形势对诸公子们无甚好处,对他们这些朝臣而言,也无甚好处。

这时,有大臣借着手中金樽宽袖的遮掩,暗暗朝王绾使眼色。

王绾暗叹一口气,命人往金樽续满酒,在心头再次斟酌着言辞。

他知道,接下来的话,陛下必然很不爱听。

上一趟君王下诏在全国施行郡县制时,他恰好被派去三川郡处理急务,堪堪错过了最佳的劝谏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