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左大力刚刚说,周渔是仔仔细细听了,她可是去过南州肥皂厂,也在海市日化厂转过的人,对现在的设备很是了解。
她必须说,做改动的这个人是个人才,无论从各方面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可以说,冷板车法最好也就是这样了。
周渔简直是惊喜,这样的厂子怎么会有这么合理的好设备?
她扭头跟李晓明、范广西对视了一下,两人都是行家,跟周渔一样,他们眼睛里也是吃惊和兴奋,只是没有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显然,听介绍都觉得不错。
周渔就说:“左厂长,能不能让我们看看设备?”
买东西自然要看,左大力点头:“好啊,你们看就是了。”
周渔和其他两位立刻近距离看起来,这一看,倒是看出不少门道,左大力说的半真半假,改动是改动了,这条生产线按着设计是真不错,但也有问题。
一个就是年代问题,这非但不是全新的,可以这么说,这套设备就没个新的,最年轻的恐怕是那个自动打印机了,也是70年代初的产物,使使劲,这套设备平均跟周朵岁数差不多大。
另一个则是保养问题,当年买入时的思路是非常好的,但是这些年肯定疏于保养。表面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设备上漆面如新,但仔细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设备细节处油污严重,链条等地方锈迹斑斑,皂模开裂严重,恐怕日常压根没有按着规定保养。这机器被毁了不少。
他俩看着,范广西心疼地一直叹气,他就是车间主任出身的,那车间的设备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平日里爱惜的跟孩子一样,见到这样,根本受不了。
他小声说:“怎么能这样呢?平时没有制度吗?每月定期检查,每季度小修,每年大修,这都没有做过啊!太可惜了。”
李晓明也点头,不过他想的更多的是这背后的奇怪之处:“有这样购买思路的厂子,不应该这样啊。”
周渔吐出了一个人名:“柴建华。”
是这个厂的老厂长,这个厂78年建成,也就是说,招人的是他,负责买设备的也是他,这应该是他的手笔。所以在他退休后,管理疏松这么好的生产线几乎被用废了,另外产品也不出众——有这样思路的厂长,绝对会有好的产品的。
周渔本身就对他们厂这些破事有怀疑,现在疑心更大了,当然,好奇心也就更大了,这位柴建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左大力大概瞧着他们开始说话了,应该是看的差不多,就走了过来:“怎么样,周总,设备还满意吗?我说的属实吧。”
周渔笑着回:“生产线的确如介绍的一般,这是谁引进的啊,你们当时的思路很不错啊。是柴厂长吗?”
提到柴建华的功劳,左大力可不如刚刚那般云淡风轻,“当然是筹建小组一起订的思路。”
周渔就换了种方法:“你们凑齐这些设备不容易吧,这恐怕不是一家能买到的,里面有不少改进,即便现在,也是很先进的。”
这可是有助于卖设备,左大力自然愿意说:“那可是,我们那会儿资金也不足,为了买设备,那真是全国各地都跑了一趟,要是跟人家定制,这种生产线的价格要贵得很,干脆分头买,一个个设备买回来,再慢慢改造,费了不少功夫。”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