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就去聊聊?”

李晓明就知道,周渔从来不会被困难打倒的,“好!”

第二天,李晓明就给日化厂办公室打了个电话,说是他们到了。对方倒是有值班的人,一听说到了立刻邀请他们:“欢迎欢迎,你们什么时候来看看?”

李晓明就约了下午两点。

等着周渔他们开车到的时候,就发现,这会儿的日化厂和昨天的完全不一样,紧紧关闭的大门不但打开了,还贴了红字:左边热烈,右边欢迎。

一行人高高兴兴地站在门口接他们,为首的周渔认识,不就是昨天那个厂长左大力吗?他这会儿握着周渔的手说:“周总,欢迎欢迎,我们厂的设备可都是新设备,才用了四年,保证你们满意!”

第73章

左大力三十五六岁的样子, 跟日常见的厂长们差不多,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昨晚下午他让人用冷水呲职工,饶是周渔也想不出来他的真面目。

此时左大力热情似火:“周总, 李处, 从你们打了电话来,我们厂就盼着了, 你们可终于来了!”

周渔没说话,李晓明开的口:“突然下大雪,路上堵了不少时间,让你们久等了。”

这才算寒暄完了, 左大力指着厂内说:“走吧, 我带你们去看看设备, 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这是正常程序,周渔他们就跟着往里走, 不过车却没进来,司机小王直接就要往外开,左大力说:“司机同志怎么走了?”

周渔回:“车上太脏了, 都是雪化的痕迹, 也没油了,他去加个油洗个车。”

左大力点点头, 很热心地说:“他一个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 加油别被忽悠了, 老李, 你跟着去吧,等会让小兄弟也过来,一起吃饭。”

周渔看他一眼, 说了句:“左厂长真是太客气了。”

左大力扯着笑说:“不怕您笑话,我现在是个矛盾体。一方面,这个厂子我们建起来不容易,我想您深有感触,您是从梅树村一个村子里靠着种蘑菇走出来的,一步步开门市部,开一号店,如今都要买日化厂了。”

“我们跟您也一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县城,想要发展工业化,最终敲定了大家需要的洗涤行业。是真没钱啊,一部分是县里出的,一部分是村里筹的,就跟你们一样,起步太难了。”

“想想过去的岁月,我就心疼,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们亲手挖出来的种下去的。”

周渔就问了句:“您从建厂就在这里工作了?”

左大力笑:“是,我曾经是咱们县里轻工业局的干部,设厂后,到这里担任副厂长。原先的厂长叫柴建华,跟他做搭档。79年他就退休了,我就成了厂长。”

“但这可不是什么好担子。”

他苦笑道:“我们本以为建起来以后就有支柱产业了,夏国的人均使用洗涤品每年1.1公斤,是发达国家的九分之一。谁还不用肥皂香皂了?怎么卖也能不错吧。”

“可我们想的太简单了。我们厂子小,设备不错,但技术人员没底蕴,造出来的东西一般化。哎,这么好的机器,让我们用可惜了,你们是真捡到宝了。这就是我的另外矛盾点,我们虽然不行了,卖出去可以让别人发挥它的用处,也是好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