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来的小伙子,他说你拿着平菇看了半天,问了他好多关于我们种菇的事情。我猜想,您叫我来,也跟种菇有关系。”
周渔还把手里的桶放下,打开了上面的棉絮,“我这次还带了点草菇过来,您看看!”
周远征是直接从家里拿的平菇,草菇太难伺候,价格也贵,周渔一开始只供利民餐馆,后来约定的时间到了,也有不少餐馆跟她要,她想了想还是没给。
所以这东西,如今整个南河,除了利民餐馆哪里也看不见。
瞧见草菇,马有信连忙倒好水,拿了一个出来看,周渔的草菇已经养了好几茬,因为原先的菌种并不健壮,她中间还重新组织培育了一下,所以现在的草菇新鲜肥嫩,卖相特别好。
马有信不得不赞叹:“你这养蘑菇的水平,真是厉害!”
马有信指着平菇说:“平菇这东西,产量大,温度需求低,有大棚的话,相对好培养,难得是菌种。这几年有不少人都在进行繁育工作,你没有任何基础,就拿出来了!”
“草菇就更别提了,喜欢高温高湿,南方的天气都产量不大,咱们南河冬天可是在零度左右,你也培育成功了!”
“无论你怎么突发奇想也好,运气好也好,这代表着你就是天生搞这一行的。”
运气这个说法,从一个教授嘴里说出来,看起来挺奇怪,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学农这一行,有的人殚精竭虑,养什么死什么,活了的还没用,可有的人随便养养,成果斐然。
“你就没想过再学习?”
周渔已经猜到了,但马有信提出来,她还是得问问,“我是被退学的,学籍都没了,我能怎么学习?”
马有信就从旁边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她,“你看看。”
周渔一瞧,居然是南河农业大学要招收函授大专生的文件,是刚下来的,还热乎呢。
马有信说:“这个函授大专,只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都能报,你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函授大专三年,我跟领导们确认过了,三年后,就会开通函授本科,大专一毕业就可以读本科。读完了,你就考我的研究生。周渔,”他指了指草菇,“你有天赋,从事这一行前途无量。”
周渔可以保证,原身和马有信根本就没直接说过话,甚至连回答问题都没有。
这就是一位老师的爱才之心。
周渔其实并不太想上学,她本身就不是学术性人才,更喜欢的是在商场上进行拼杀。再说她学过农,上过研究生,有个大学生身份就足够用了,反正这会儿自学成才的怪才简直太多了,多她一个也不奇怪。
唯一让周渔有点动心的是,进入学校可以认识不少人,对梅树村以后是有帮助的。
但抱着这样的目的,去答应一位老师的殷殷教导,周渔这个标准的商人,都开不了口。
她看着文件,一时间没说话,哪里想到,马有信却说道:“我知道,你现在干的很好,让你抽出时间来学习,肯定是在做生意上面,少用了心。”
“现在提倡市场经济,让所有人的心思都浮动了起来,这才几年,大家的理想已经开始想着挣钱了。”可他话锋一转,“周渔啊,就算想着挣钱,可函授压力又不大,课业也不难,你读读也不是没好处。”
“所有的老师都是南河农业大学的老师,为了让你们学有所用,农科院的很多专家,虞梅他们单位的专家,都会来上课。你干这一行,认识认识没坏处的。更何况,这第一批学生,有不少都是各农业口的干部,你不需要这些资源吗?”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