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川的肩膀上。
“你为什么不让我和那个黑心的大夫吵架?他明明就是在欺负咱们…!”
许塘虽然看不到,但这么多年周姨疼爱他,周应川更是千依百顺的依着他,给他的性子养的一点也不见怯懦,以前他和周姨在家的时候,有小孩往他们家门口扔石子,许塘抄起扫把,冲出去就是一通乱打。
打赢了开心,打不赢就抱着周应川哭。
“这附近只有一个卫生所,只有他能给你扎针,对你眼睛好的…”
许塘就知道周应川是为了他的眼睛,可明明镇子里的,县城里的,他们这些年已经问过好几个大夫,都说没希望了,这么多年了,许塘自己都认了…可周应川好像就是不认。
“三十块钱够我们一个月的菜钱了…”
“只你吃,够两个月了。”
许塘正心疼呢,反应过来,气的伸着手去挠周应川的脖子,喉结:“周应川,你越来越坏了,我要跟周姨告状,你挤兑我…!”
周应川被他弄得很痒,碎雪般的雨中,两个人都笑了。
“好了,不闹,路太滑,乖点…”
许塘这才消停,他想起什么,又问:“那今年过年你要过去吗?”
“奶奶来就过去,奶奶不来就不过去了。”
许塘没有再问,可能是针灸完眼睛有些酸胀,他困得合上了眼皮:“石三路的那家小书店,老板的女儿也看不见,他那里有好多盲文故事书,你要是去了,记得给我捎两本回来…韩明说镇子上的学校要拆了,没有故事书,我一个人在店里会很无聊的…”
“好,我记得了。”
作者有话说:
超级吃饭困难户塘塘,吃三个钟头,蛐蛐老公两个半,回头一看,饭只受了皮外伤。
第三章 心跳(修)
他们的店叫群英五金,开在镇子西边,不足三平米的铺面,是周英拼尽一生力气留给他们的全部。
周英是周应川的母亲,据镇子上的人说,那是个长得很美的女人,只可惜就是命不好,小时候因为一场高烧烧成了聋哑,大了,又为了几个彩礼,被家里匆匆嫁给穷的连锅都揭不开的赵正生。
赵正生一开始也对她很好,小夫妻日子虽然苦,也还算有个奔头,可谁也没想到,没两年赵正生走了狗屎运,一个远房亲戚在市里赚了钱,把赵正生叫过去当了司机。
后来的故事就极其狗血了,赵正生在市里又娶了一个家里开厂子的女孩结了婚,就此把周英这个又聋又哑的妻子,以及还不会走路的儿子都彻底忘到了九霄云外。
最开始周英带着年幼的周应川也去城里找过丈夫,可母子俩却被当做避之不及的瘟疫一样赶了出去,成了十里八乡的笑话。
有人嚼舌根,说周英是不检点才被抛弃,有人跟声附和,说周应川其实是个野杂种,反正真正的是非曲直在小镇子足以能淹死人的唾沫星子里也根本没人在意。
他们的小院好像成了真正的瘟疫,谁来了都捂着鼻子走,顺带唾一口,嫌弃地踩一脚,周英的身体很差,因为聋哑,她只能求着镇上有牛车的人家去县医院时捎上她,可那些男人爱戏耍她,总让她一个女人大冬天的天不亮就等在门口,一直到太阳出了才来。
可也是在那个时候,她在门口救了只差一口气就要再去投胎了的许塘。
但大抵周英的命是真的不好,她去世那年,周应川年纪尚小,儿子对母亲的记忆还停留在那个昼夜不停扎纸板的背影…一口薄棺掏空了积蓄,聋哑的母亲离世,捡来的弟弟眼盲,养家的重担自然全落在了周应川这个“哥哥”的肩上。
那时候的周应川也很瘦,单薄的少年跪在母亲坟前,像一道快要消融的影。日子艰难,周英那边的亲戚烧完纸,劝他赶紧把家里那个瞎眼吃白饭的拖累丢出去。
许塘当时也听到了,他拉着周应川的手,仰起小脸,泪水糊湿,领口因过度瘦弱而凸起清晰可见的骨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