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声音很大:“陛下,不可啊,我昭朝岂能一而再再而三让一女子领兵……”
甚至有大臣连“牝鸡司晨”之类的话都嚷出来了。当初那次他们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女子,而这次,确实怕史玉皎立了大功,
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听着听着,脸色的怒色越来越重,然而群臣不肯让步,君臣双方僵持住了。
这时候庄王萧承钧说道:“父皇,儿子曾在西北监军,知晓一二军中事务,不如儿子挂帅,让史将军为先锋,我二人必能合力除去李虎这一伙贼寇。”
这是难得捞军功的机会,他早望眼欲穿。
音落,群臣眼睛一亮:“陛下,庄王殿下挂帅,更能震慑贼寇啊。”
皇帝迟疑了片刻:“此事朕要再想想。”毕竟要抽调京城的御林军,对他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但是皇帝没有一口回绝他,这让萧承钧有所期待:“是,父皇。”等下了朝之后,皇帝将一干重臣叫去上书房,问他们:“庄王想挂帅剿匪,你们怎么看?”
右丞相曹慈说道:“陛下,正如在早朝上所说,殿下要是挂帅出征贼寇,从气势上定能震慑他们,且御林军本就是皇家卫队,让史将军领兵多有不妥,不如殿下名正言顺,臣以为,没有比庄王殿下更合适的人选了。”
“可是庄王不懂领兵作战……”皇帝犹豫道:“朕怕他轻敌。”
兵部尚书魏淳:“陛下,殿下只是挂帅,怎么作战还要史将军定夺。”
皇帝萧敏想了一想说道:“传庄王来见朕。”
“另外,把史将军也宣过来吧。”
庄王萧承钧下了朝后没离开皇宫,他赌皇帝定会同意他挂帅出征,果然,近晌午时分,大太监丁吉来宣他去上书房了,心中大喜:有戏。
果然,他到了上书房之后,皇帝说道:“朕加封你为匡稷元帅,让你去寿州平叛,不过,朕有句话,你记好了,凡是作战的一应事宜,悉听史将军的。”
庄王:“是,父皇,儿子谨记。”
史玉皎随后来到上书房,她在路上从太监丁逢嘴里套出话儿来,得知要她去寿州打仗,很是意外,又见庄王萧承钧一脸得意又带几分亲切地看着她,霎那明白了个大概,她对着皇帝施礼:“陛下。”
皇帝看了一眼庄王,才对她说道:“朕打算调三千御林军增援寿州,念及史爱卿镇守西南十多年从无散失,这次,朕打算遣你去,你意下如何?”
“臣愿往讨贼,铁马萧萧,誓杀贼寇,”史玉皎微偏头看了庄王一眼:“只是……臣打仗一向不按常理出兵……”
她就是想当着皇帝面说清楚,到了战场上,怎么调兵遣将,听谁的。
皇帝:“朕方才已对庄王说过,史爱卿乃沙场宿将,如何布阵如何攻守,全由史爱卿定夺。”
她要的就是这句话:“臣领旨,谢陛下。”
“拿朕的虎符来,”皇帝铿锵一声,带着几分豪气说道:“调精兵三千。”
说完,命史玉皎接过兵符,用以调兵。
众臣俯首叩拜:“是,陛下。”
翌日,萧承钧之外,以平西将军史玉皎为先锋大将,由他二人率侍御林军三千,十二位将领,即日起出兵寿州。
……
他们出兵后,董寻与朱尧二人向皇帝上奏,再次提议设常平仓。
然而朝堂上的反对声还是一浪高过一浪,董寻在朝廷上同反对者辩论险些体力不支晕厥过去,被朱尧搀扶着出了皇宫,这事儿轰动的可以写进董家的家谱了。
京城的董寻和朱尧二人把所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