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八百里加急给寿春守将韩将军送了密信,让他防范李虎。”
这时候沈持给皇帝的一封密信也到了,丁吉先打开看了一眼,道了声“乖乖”:“万岁爷,沈大人说他又遣人从江苏府借了五十万石粮食,没走水路,直接绕道豫州府,很快要进入齐州了。”
济南府内朝廷治下的地方无忧矣。
皇帝萧敏听了直皱眉:“沈归玉这个干的好,哼,这个济南知府孔及算是做到头了。”
这么长时间,连粮食的事都办不好。非要等到朝廷派人去了济南府才办实事,真叫他失望。
都像他这样,朝廷岂不是焦头烂额乱成一锅粥。
“孔大人是榜眼出身,”丁吉说道:“熬了这么多年,万岁爷纵然要怪罪,也给他些体面吧。”
丁吉帮着孔及说了句话。
皇帝萧敏说道:“若不严惩他,只怕日后哪里出现灾荒,当地官吏什么都不做,只等朝廷去收拾烂摊子。”
丁吉:“是,万岁爷,老奴失言。”
皇帝不再理会孔及的事,又对兵部尚书魏淳说道:“朕打算抽调三千御林军,前往增援寿州剿灭贼寇,魏尚书以为如何?”
魏淳说道:“陛下,那么以谁为将呢?”
这是送军功的,不知道落到谁头上。
第211章
皇帝萧敏皱眉道:“选个不太惹眼, 又会带兵的,速去速回。”
把魏尚书给说得一脸迷茫:“……”
??址?発????????????ū?????n?????????5?????o?m
这样的将领只有边疆才有,倘若临时选将召回京城, 再快也得十天半月,黄花菜都凉了。
“陛下容臣想想。”
“夜深了, ”皇帝摆手道:“回去想吧。”
“是,陛下。”魏淳施礼告退。
次日早朝, 他在朝堂上提出这个问题,群臣为此争吵不休, 到散朝后也没有吵出个所以然来。
魏淳发愁地从皇宫出来, 走到皇宫门口时, 恰好碰上史玉皎进宫来给两位皇子授武艺,迎面碰上, 相互执礼寒暄几句, 各忙各的去了。
回到兵部,魏淳跟同僚说道:“圣上要找个会领兵, 又不大起眼的将军去增援寿州, 剿杀贼寇, 你们觉得能举荐谁?”
同僚:“除了御林军将领顾周,在朝中会领兵的还有谁?”顾周多煊赫威风啊,可算不上不起眼,更何况他担任着京城的防御, 也走不开啊。
其余能用的将领都在边关。
魏淳脑中灵光一闪, 想起方才遇到了史玉皎:“你们说史将军怎样?”从西南解甲回京后, 她一直领正三品武官的俸禄,还是正儿八经的武将,没有比史玉皎更合适的人选了。
同僚:“按说是够格的, 只是当年史将军出征那是迫不得已,而眼下,朝中文武济济,要是再用一女将,只怕让天下人笑话……”
魏淳:“……”说的也是,当年只有史家军擅长在西南边疆作战,将领非从史家人中出不可。
他想了一夜,苦思无果,次日上朝时被皇帝问起,只好道:“臣以为史将军可担此任。”
群臣一齐挑眉又皱眉:“这……”当年就反对史玉皎执帅印领兵的那拨人,此次依旧反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