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年会试的主考官,基本上就是还未主持过抡才大典、唯一没当过会试主考官的内阁大学士,赵树生赵阁老了。
现在,时间已经出了正月。
距离会试开考,仅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时间如此紧迫,他自然不能松懈,更不能不用功。
虽然父亲和母亲从来都没给过他压力,还和他说考不上就在家里老老实实当世子,只要不惹祸就行,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给父亲和母亲争光。
母亲有父亲保护,不虞他多操心。
但妹妹葵儿和未来的妻儿,都需要他铺路撑腰。
父亲再无所不能,也只能与母亲一起走完他们的人生之路,并不能庇护他和妹妹一生一世。
第一次意识到双亲迟早会去世时,贾菱非常难过。
他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件事。
但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贾菱选择与自己和解。
与其恐惧时间的无情,不如珍惜当下,好好孝顺爹爹与娘亲。
而这,也正是贾菱充满斗志的原因。
他想帮贾璋分担事务,想为黛玉挣来诰命,增添光彩。
至于这一切的起点,都要从科举开始。
没错,他出身高贵,科举不是他唯一的路。
但科举是父亲走过的,是最能证明自己的,也是最清贵的一条路。
在他年岁尚浅时,他不想放弃努力,祈求父亲给他一条终南捷径。
因为,那会让他少看到很多风景,会让他失去很多宝贵的人生经历。
更何况那么做,也太过可耻了!
他们杨门嫡系,就没有连试都不试一下,就直接求爹的混账!
所以,即便贾璋位高权重、与国同休,贾菱也没有摆烂做纨绔子弟的想法。
他依旧在苦读诗书,依旧在拼搏奋进。
时光易逝,转眼间积雪化作春水,涨满池塘溪涧。
杏花初上梢头,随风布散香氛。
在二月末梢,会试主考官的人选定了下来。
如贾璋料想的那样,此科会试的主考官就是赵树生赵阁老。
在礼部会同翰林院、光禄寺等部门筹办会试时,贾璋就以避嫌为由请假在家。
同样请假的人还有官居光禄寺少卿的贾政,因为今年贾兰也要参加会试。
在会试当天,贾璋、黛玉、贾葵三人亲自送贾菱到贡院门口。
考篮里的东西全都是齐的,贾璋和贾琮两人考过很多次科举考试,早就总结出了一大本注意事项出来。
所以,自贾菱参加科举考试起,就没有遇到过因准备不充分而发生问题的情况。
葵姐儿亲手给他做的护膝和香囊,也被贾菱带进了考场。
怀揣着妹妹的祝福,他一定会旗开得胜的!
在目送贾葵走进贡院大门后,葵姐儿担忧地问道:“哥哥会一切顺利吗?”
看着牵肠挂肚的黛玉与葵姐儿,贾璋回答问题的语气非常肯定。
他说:“一定会的。”
贾璋相信菱哥儿,也相信菱哥儿肯定希望自己这样回答葵姐儿的问题。
菱哥儿也不会希望母亲和妹妹为他过于忧虑的。
第229章 会试放榜大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