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天下,不辞冰雪发光散热
绍治二十四年, 三月十九。
这一日天高气爽,杏花纷飞,正是会试放榜的良辰。
而在放榜前一天, 贾菱就辗转反侧地没睡好。
翌日醒来用过早膳后,他没在自己屋子里面久待, 而是绕过连廊, 来到鹤鸣苑向贾璋、黛玉处请安。
请安过后, 贾菱并没有离开鹤鸣苑。
他选择留在东大院里,与父母一起等待看榜的小厮青橼归来。
待在父母身边,他总会觉得更安心一些。
瞥到鹤鸣苑白玉观音前的香炉, 贾菱默默祷告了起来。
观音大士, 若您有灵, 一定要让我的排名靠前些!
若不能进二甲,就不要让我中榜了。
考不上贡士不要紧, 三年之后再参考会试就是!
但他一点儿都不想身列三甲, 去当那被世人戏称为“如夫人”的同进士!
父亲贾璋是三元及第的状元, 若他只是一个庸碌寻常的三甲进士,他都不敢想象那样的场景会有多可怕。
他更不愿意贾璋因为他的原因为人所讥。
所以他才这样提心自己的成绩。
不过,不论从哪个方面看,贾菱都考不出来那样糟糕的成绩。
毕竟早在三年前,贾菱就已经是顺天府亚元了。
而在乡试结束后的三年里, 贾菱跟着孟先生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文章。
除此之外, 还接受了贾璋的考前特训。
怎么想,贾菱都能考中二甲。
此时此刻, 他会产生这样的忧虑,纯粹是在杞人忧天。
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他与贾璋不一样,并不是生有宿慧的再世之人。
所以,即便他聪明,即便他能调节好情绪,他也做不到在二十来岁的年纪就心性坚韧,就能达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境界。
或许,只有经过时间的磨砺,他才能成长到他父亲那样,不为外物所动……
看到贾菱担忧的神情后,贾璋和黛玉也不由自主地悬起了心。
他们也有些紧张了。
这与他们前段时间的悠闲心境截然相反。
前段时间,在贾菱为会试忙忙碌碌时,贾璋的生活却相当悠闲。
除了为儿子进行会试特训外,贾璋就再没有旁的事情需要做了。
毕竟他是礼部尚书,出于避嫌的考量,他也得闭门不出,省得产生瓜田李下的嫌猜。
这也就意味着,贾璋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放假。
在忙完万寿节的事情后,绍治帝给他特批了一段时间的假期;后面为了避嫌,他又得到了闭门居家的机会。
两个假期加起来,将近有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黛玉笑言贾璋好运,而贾璋听到黛玉的话后,回头看向黛玉,笑吟吟道:“我要去陶园折枝插瓶,皎皎要和我一起去院子里葬花吗?”
黛玉没有拒绝贾璋的邀请,拿好锦囊和花锄后,他们就携手前往陶园葬花折枝去了。
不过,在贾菱走进贡院后,他们夫妻二人悠闲消散的心境就消失了。
面对儿子参加会试这样的大事,身为父母,贾璋和黛玉又怎能不紧张呢?
贾菱在考场时,他们担忧贾菱会不会生病;而现在,他们又担忧贾菱的成绩了。
贾璋和黛玉并不希望贾菱得到的结果太糟糕,这些年来,菱哥儿读书时的刻苦与努力,都被他们看到了眼睛里。
所以,他们不希望菱哥儿的努力白费,更不希望菱哥儿因为没考好而伤心难过、失魂落魄,乃至于一蹶不振。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